【遇見經典文學】課程記錄_以魯迅的作品解讀《阿Q正傳》1_高雄第一社區大學X高雄文學館

以魯迅的作品解讀《阿Q正傳》1

講師/記錄:邱瓊慧

課程日期:111.03.22

        課程開始先請學員彼此分享閱讀《阿Q正傳》的經驗,學員說:童年閱讀漫畫版的阿Q,只覺得他是個可笑人物罷了,如今再讀,除了感受作品精神那份沉重感之外,似乎在生活應變方式裡,自己偶爾也頗「阿Q」的。另一學員留意到「阿Q」的命名及作者起主角名為「阿Q」的用意,觀察到作者的敘事角度。也有學員極不喜歡阿Q的處世態度及價值觀,認為他為何放任自己,不積極向上呢?覺得他可能是個趨炎附勢的人。

  順著學員們的分享,談及作家為角色命名的用心,「阿貴」、「阿Q」都具有語意及清朝髠髮的象徵意涵。

  談及「阿Q」這語意與自我解嘲、自我調侃的差異,「阿Q」一語是以意識的轉變方式改變身處的劣勢,以架空的想法讓自己「志得意滿」。魯迅以《阿Q正傳》來表現民族的奴性,這奴性的特徵是在奴隸中尋出美來,還自得其樂,不僅如此,還折磨比自己更低層的人為樂,一副自然本性的模樣。甚者,身為奴隸又以「主子」的身份,豢養奴隸。魯迅 創作手法採用了反語技巧, 讓我們也對小人物那樣的生命產生了「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感受。

  「阿Q」一語的意涵是出自魯迅對民族性格振聾發聵的用心,因此,在使用此語時就要謹慎,謹記「NLP」腦神經語言學的理論,語言與行為的關聯性。

  《阿Q正傳》是部寫實作品,當時是處於清朝陋習未改、內亂四起、政治紊亂、民不聊生、列強環伺的境地。舉《沈從文自傳》裡的「辛亥革命的一課」寫實地記錄當時砍殺行刑的荒謬情景作說明。魯迅的作品似乎要讀者留心造成悲劇的民族性格,儆醒讀者唯有平靜這顛狂的風浪,才有救贖的機會。

  以魯迅的作品來看 《阿Q正傳》,《阿Q正傳》描寫的民族性格都在其他作品裡分別一一展現,閱讀其他作品,對於《阿Q正傳》會全面性認識體悟。


〈狂人日記〉是魯迅在《新青年》雜誌發表的第一篇小說。小說的主人翁是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患病的原由,追根究柢是中國世世代代腐朽的、扭曲的民族集體意識造成的。魯迅以寓言式的手法,驚悚不安的氣氛中建構出「道德殺人」,這個令人悚然儆醒的一詞,第一篇小說起了民族病癥的診斷作用,其他作品像是病癥一一的揭露......


一、科舉考試的存廢

  〈孔乙己〉一文描寫的孔乙己是一位在舊式教育體制裡,死吞文字,靈魂也在歲月流逝枯索。

  科舉落第,終日不務生產,終日咬文嚼字,執著「偷」、「竊」字之別,古書語詞、「之乎也者」不離口,文字要如何書寫等皮毛之事,想以此來穩住存在的價值感。

  然而,喪失生活的能力的他反成為他人的笑柄,骨子裡的傲氣變得十分  虛無,虛無至邈然消逝,只遺留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的唏噓。

  〈白光〉描寫參加十六回縣考落榜的陳士成顛瘋的過程,最後成了湖裡的一具斑白短髮的浮屍,活似「范進」的諷刺翻版。


二、無知、迷信

  〈藥〉醫治癆病在無計可施的死路,相信吃蘸死囚的血饅頭是最後唯一的活路;為國家命運前途參與革命的死囚,賄賂官說是一條活路;母愛是相信任何「希望的,即使是徒勞,也要奮力一搏。

  茶館裡的人們對革命死囚非但漠不關心,還流露訕笑的言語,一幅無知可悲的群像圖。

  文末,二塚新墳、二雙快哭瞎的眼更是對無知、迷信的民族性的諷刺與憐憫。

  〈祝福〉祥林嫂是二婚守寡、喪子的年輕婦女,在所有「祝福」的儀式,祥林嫂成了咒詛的活體,被排擠在存活的世界之外,世界吸乾了她的「活勁」,帶著死後與丈夫孩子再聚的希望走向死亡。祥林嫂成了封建祭壇的犧牲。


● 2021年高雄文學館始與在地單位高雄第一社區大學合作辦理文學閱讀課程至今。藉由社大講師邱瓊慧老師每一學期精心的課程策劃,利用每周二兩小時的時間,帶領學員認識與討論從2021年的臺灣在地文學作品到2022年進到經典文學系列,拓展文學閱讀的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