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魯迅的作品解讀《阿Q正傳》2
講師/記錄:邱瓊慧
課程日期:111.03.29
複述上週的小說梗概開始,補充說明魯迅的作品。
魯迅的〈狂人日記〉吶喊虛偽禮教吞蝕靈魂與蔣渭水<臨床講義>以醫學診療表單形式診斷當時臺灣社會患有嚴重的「文化營養不良」是異曲同工的。
〈藥〉的結尾情節處,母親內心期盼烏鴉是喪兒的魂魄的念頭,這一幕情節的安排,讀者與魯迅書寫的差異,以此更突顯了魯迅以筆為刀劃破「迷信」毒瘤的決意。同時,也揭示「情節改寫」是讀者閱讀時與作家對話的另一種形式。
再續上週以魯迅的作品解讀《阿Q正傳》。
三、無助與無奈
〈明天〉單四嫂子是個粗傻的寡婦,失去孩子的痛苦對她而言很恍惚,像一場夢,只要一覺醒來,明天仍然在三歲的兒子的笑聲裡,用自己的雙手紡出棉紗,踏踏實實過日子。
這樣的恍惚神態是無知、無助的失落的神態,但是心裡卻空虛得不知該如何悲傷,這份失落好像輕得像平常苦滋味疊加上的苦味罷了,但卻又平常能感受到的苦的感受全都取走,飄忽忽的沉重。
「明天」,「可能」是恍惚裡繼續活下去的催眠自語。
四、標籤化的虛假認同
〈頭髮的故事〉、〈風波〉兩篇作品描摩了對清朝「髡髮」 半月頭後頭的辮子是否剃除的憂怖心理,辮子被當作「剃髮易服」認同的表徵時,這剃除與否的決定攸關未來、攸關權勢、攸關生死。以有形(如頭髮、小腳、服飾)來界義框架無形(如認同、美醜、階級),成為了標籤化的民族。
在標籤化、符號化之後,同中有異的「異」便成了多數「同」撻伐的對象;而求「同」的浮濫現象就荒誕無窮了。
五、社會改革的冷漠
〈端午節〉當有識之士發起社會改革的議論,領導抗爭的活動與昏瞶的政權相抗衡時,民眾的反應是多樣且分歧,更多是的是在喧鬧聲裡保持緘默,既不是「投機分子」的詭詐,也不是絕然放棄自己權利的淡然,此種心態,魯迅以方玄綽「差不多」的口頭禪來刻畫。
〈示眾〉描寫群眾搶看殺頭行刑時,相互推擠的模樣。各個是為了看熱鬧,他人的死活痛苦全不關己事的冷漠。
六、表象的革新,內在陳腐依舊
〈肥皂〉男主人抨擊新學堂、抨擊女學生、抨擊新文化,一副正義凜然的模樣,其實是一位年輕的孝女讓他充滿了欲念,想以肥皂來掩飾內心的蠢動。
這塊肥皂成了作品的象徵物,即使能把外在的污穢洗去,卻無法更新洗淨陳舊腐朽的靈魂。
〈離婚〉是喜劇收場的離婚悲劇。愛姑偕著娘家人去夫家商議「離婚」一事,打鬧三年之久,總不成定局,愛姑態度強硬要為自己的權益力爭到底。但看到七大人的威嚴,爹不語,兄懼來的狀況下偃旗息鼓,懦弱著說:「我本來是專聽七大人吩咐……」。最後交予愛姑90元賠付,並和氣相邀喝新年喜酒,慶祝事情圓滿解決的結局。
愛姑被迫離婚的命運,是封建制度頑固和腐朽所造成的。
閱讀魯迅的短篇小說後,就更明白何以《阿Q正傳》是魯迅的代表作品的原由了。科舉考試制度存廢時讀書人的窘態、民眾信念的無知迷信、弱勢者的無助與無奈、標籤化的虛假認同心態、社會改革的冷漠態度、表象革新,內在陳腐的彷徨等,全都融合在《阿Q正傳》這部作品裡。
閱讀這些作品,更能體會魯迅以筆作刀,揭示精神信念的毒瘤,企圖喚醒民族的自覺與自省的用心與決心。
最後帶讀魯迅散文〈秋夜〉一文,以「情境閱讀」解釋「慢讀」作品的方式。在秋天夜晚與魯迅同佇立在園裡,仰觀清冷的天空、星子、月亮;俯看瑟縮的小紅花、滿地棗樹落葉;定睛在棗樹的枝枒,似鐵一般直刺清冷的天的枝枒;傾聽夜遊鳥和魯迅的笑聲;隨著魯迅走進屋內,看著小飛蟲向玻璃燈罩的微光撲飛死去;靜看魯迅點起紙煙敬奠這些「小英雄」。如果,此時魯迅回頭定睛看你,你會向魯迅說些什麼?
我會說:謝謝您帶我走進您的內心世界(後園),那是一個耐旱、韌力,喜歡光照的世界(棗樹),即使面對冷漠的外在環境(藍天、月亮、星子),也會以笑聲及堅毅的態度面對(自己的笑聲及刺天的棗樹枝枒),雖然極為孤寂,卻也因此更能同理明白那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想望微光而行的人(以紙煙敬奠小飛蟲)。
魯迅回我以無聲,這也是我的自語。
「慢讀」,就是與作家生命共振的過程。
謝謝魯迅!
● 2021年高雄文學館始與在地單位高雄第一社區大學合作辦理文學閱讀課程至今。藉由社大講師邱瓊慧老師每一學期精心的課程策劃,利用每周二兩小時的時間,帶領學員認識與討論從2021年的臺灣在地文學作品到2022年進到經典文學系列,拓展文學閱讀的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