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學營】盛浩偉|關於「臺灣文學(史)」的故事

 

「想像零件:2022高雄青年文學周末營」第二場活動由盛浩偉主講,講題「關於「臺灣文學(史)」的故事,講者從國家文學的角度切入,引導學員試著去判讀以「國家」為前提的「文學」會攜帶著什麼樣的屬性,進而思索「臺灣」的「文學」是個什麼樣的存在,又經過了何種歷時變化走到今日,我們得以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臺灣文學」。而這個容納「臺灣性」的文學,時至今日又還有哪些面向的文學類型是我們需要留意的呢?

「臺灣文學到底是什麼?」

這是講者盛浩偉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提到「臺灣文學」這個關鍵字,大家會聯想到什麼,他認為這是一個龐大的問題。哪些作家、哪些創作是臺灣文學?若學員們自身有在創作,又會認為自己的作品是臺灣文學嗎?什麼樣的文學是臺灣文學的特點?講者連續拋出了多個相互扣連的提問,揭示這個問題並沒有想像中的直觀與單純。

因此,進入到「臺灣文學」是什麼之前,他借用其他國家文學在維基百科的定義來對比,例如當談到「法語文學」的時候,是指法語寫成的文學,有時特指法國人用法語寫成的文學,「法語文學」又可以稱為「法國文學」,是包含著地理與語言的概念;「英國文學」或「不列顛」文學是指英國的文學作品,然而英國在不同時期包含了不同區域,因此現今提到英國文學時,通常是專指「英格蘭的英語文學」,意指不同時空下,文學的範疇定義也在變動,英國文學與英語文學之間重疊的部分多,卻又不盡相同;「日本文學」指的是以日本語寫作的文學作品,橫跨大約兩千年,早期作品受中國文學非常大的影響,漸漸形成自有的文學風格和特色。

講者分析,這些國家文學雖然有著不同文學定義,但基本上共同點是都包含了「空間」,也就是地方。不過,當我們提及另外一個維度「語言」時,會產生更多歧義需要判斷。如果不考慮語言的話,只要描寫臺灣的都算是臺灣文學的話,那麼用英語描寫臺灣特色的話,這樣算不算臺灣文學?而移工描寫臺灣的作品,這樣算不算臺灣文學……又如日本芥川賞的李琴峰、直木賞的邱永漢、陳舜臣,這些是否也要收納為臺灣文學?

連續的提問,講者詮釋臺灣文學的最大特色就是「臺灣文學」沒辦法找出單一定義,而我們總是強調多元,包山包海的定義,多元到無法找出定義,這種無法定義的狀態,或許就是臺灣文學的特色。臺灣文學就廣義而言,應為「出生或客居臺灣所發表的所有文字作品」,而狹義上則應指「描寫臺灣鄉土人物、再現臺灣典型環境、運用臺灣語言的作品、表現臺灣人的生活與思想……」都能夠算是臺灣文學。

只是,回到實務上跟學院理論上的觀點,我們也許會以語言和出版地作為考量點,得到讀者回饋、反映,以及原初的市場在哪裡,這是我們辨識「臺灣文學是什麼、在哪裡」的最基礎認知。同時,講者提示學員不要把這些定義當作是唯一的答案,因為臺灣文學還在建構中,所有的定義跟認知都可能被改變。

在文學史之前,文學是什麼?

講者認為,以前光是要留下文字、被寫下來、被流傳下來的文書作品,就已經是彌足珍貴的東西,以前的文學,在現在看來更像是史料。而今日,我們所談的文學,則是要具備更多特性,可能歷經幾百年才累積一些作品。因而當我們現在談「文學」、讀「文學」、歸類「文學」,我們指涉的會是什麼呢?是有藝術性、有美感的文學作品?又或者必須有作者個性,有創意、創新的書寫?

於是,這個標準跟範圍由誰來判定,於是「文學史」就誕生了……

「文學史」是一種特殊的文類,看起來是歷史,但實際上並不是歷史。隨著越來越多的文字留存,什麼作品值得被留存下來,就變成寫史人的「主觀」判斷,是這個挑選者的價值選擇,並不是所有人的作品都會被記錄下來。文學史它看似客觀,但實際上並不客觀。

大概在18-19世紀,人們開始覺得文學代表了國家、地區的共同體、相同使用這個語言的族群,文學是文明的代表。因此,寫文學史便是在釐清一個國家有哪些重要的作品。

與之同時,講者也剖析當今的社會,今日的文學作品已經沒有肩負文明代表這麼大的責任,若想要創作、成為作家,也不代表一定要從事文學工作。我們所面對的現代社會,已經相對以往容納了更多的文化表現形式。

臺灣的文學史歷程

「臺灣有文學嗎?」這是一個至今仍會被探詢的問題。

講者認為這個問題要從戰後的「文學史」認知說起,從1949年以前臺灣的文學,容納著中國文學的種種,比如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明傳奇清小說等,而戰後到了臺灣之後,我們的文學史從中國文學,轉變成「中國現代文學(在臺灣)」。而今的臺灣文學到底是承繼了什麼,又要創造什麼?這個文學史論述要從1970年代談起,其中197778年的鄉土文學論戰尤是重要,於彼時,討論臺灣文學的繼承脈絡才浮上檯面。

1979年葉石濤、鍾肇政主編《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小說卷)》、1983年陳千武、羊子橋主編《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詩卷)》,他們所整理出來的作品,試圖讓世人知道1949年以前臺灣是有文學的。其後,1987年葉石濤寫出了《台灣文學史綱》。

「我發願寫台灣文學史的主要輪廓(outline),其目的在於闡明台灣文學在歷史的流動中如何地發展了它強烈的自主意願,且鑄造了它獨特的台灣性格。究竟「史綱」不同於完整的文學史,它充其量只是給後來者,提供了一些資料和暗示而已。」──葉石濤

至此,大家開始對「臺灣文學史」這個詞彙開始有了模糊的概念……

1993年前衛出版社出版《台灣作家全冊》,一共52冊。包含日據時代、戰後第一代、戰後第二代和第三代的編選……涵蓋新文學開始的1920年代以降至90年代的重要作家,是臺灣出版界首次具有全體性關照視野的臺灣文學全集。由召集人鍾肇政撰述總序。

這一路的變化,促成了臺灣文學的「學科化」,這個領域開始產生了新的知識。順時而下,1997年私立真理大學設置台灣文學系;2000年成大設立台文所碩士班(2002成立學士班、博士班),正式進入國家知識生產體制;2002年清大台文、2003靜宜台文系、師大台文系、中山醫台文系;2004中興、中正、台大台文所;2005政大、彰師大台文所等,各大專院校紛紛成立台灣文學研究的系所。

葉石濤其後,陳芳明1999年與陳映真筆戰臺灣文學的隸屬問題,並在《聯合文學》連載他的臺灣文學論述,直至2011年出版《台灣新文學史》,這是屬於陳芳明價值判斷的臺灣文學史,並以歷史斷代1920-2010年作為他思考的範疇。

臺灣文學的架構與未來課題

講者認為,現存會被提及的材料,在文字以前的臺灣文學,我們有原住民族的口傳文學如祭歌、神話、傳說。而在文學以前,我們有文字記錄的「史料」,如《熱蘭遮城日誌》、《巴達維亞城日誌》、「新港文書」等,今日我們不會以文學性的角度來分析它們。真要說到文學作品,必會談及日治時期以前的(漢文)古典文學,尤其是被視為臺灣漢語古典文學之祖的沈光文,他以詩文體例,紀錄觀察臺灣的各色景況。

其後於清治時期,不管是流寓、宦遊還是本土的文人逐漸輩出,愈多的文人以詩文形式記錄臺灣的所遊所見,豐厚著臺灣早期的文學發展。日治時期1895年到1920年間,日治政府為了攏絡文人之心便於統治,鼓勵文人集會成社,因而此時的漢文古典文學興盛發展,詩社廣設林立,更勝於清代的文學發展。

而到了1920年,除了1921年台灣文化協會成立外,1924年新舊文學論爭也開啟了古典文學與白話文體的辯論,其中以張我軍〈糟糕的台灣文學界〉批判古典文學的論點最常被提及,掀起了新舊文學的比拚。1930年黃石輝〈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指出我們應該身處臺灣,應當要寫臺灣的文學。緊接著1934年台灣文藝聯盟組成,集合了全島的文藝家聚會,團結創建臺灣的文學。而後1939年台灣文藝家協會成立。此間,我們熟見的楊逵、賴和、呂赫若、龍瑛宗等人,就是在文藝勃發的環境下紛紛崛起。

文學主題方面,二戰時期,1937-1945年戰時下的臺灣文學轉換為皇民化的文學,支持日本的書寫主題表現在文學作品之中。戰後,國共衝突使得臺灣文壇上的作品偏向為反共意識的書寫主題。隨之其後,1960年代重視美學的現代文學、1970年代回歸鄉土的文學、1980年代的政治與邊緣、臺灣意識之爭,出現在文學主題上、1990年代解嚴後的眾聲喧嘩,各式各樣的主題華麗展現、2000年代的新鄉土文學等……這些被歸納而出的臺灣文學史斷代特點,大致上成為了我們現在討論臺灣文學發展的骨幹。

回到講座方始的國家文學定義判讀,講者引述了黃得時〈台灣文學史序說〉,列點了幾項臺灣文學框架的觀點,邀請學員一起辯思,究竟什麼樣的作者與作品,可以被納入臺灣文學之中:

²  作者生於臺灣,也在臺灣進行文學活動

²  作者生於臺灣之外,但在臺灣定居,文學活動也在臺灣進行

²  作者生於臺灣之外,只有某個期間在臺灣進行文學活動,然後再度離開臺灣

²  作者生於臺灣,文學活動在臺灣之外

²  作者生於臺灣之外,沒有到過臺灣,只是寫了有關臺灣的作品,文學活動也在臺灣之外

這些不同的作家及作品屬性,穿插在前面提及的各個斷代之中,混雜的主題與作家作品特性,成為我們理解臺灣文學發展的出發點。而對講者來說,他認為臺灣文學史還有幾個架構有待處理,比如台語文學、白話字文學、通俗大眾文學、類型文學、網路文學、馬華文學、新移民與移工文學、香港人在臺灣的文學等,仍有諸多尚待討論的範疇。

最後,講者總結,所謂的臺灣文學,應是涵蓋著口傳文學、乃至於文字化的中國古典文學、日本的漢文學和現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歐美文學的影響、臺語文、在臺馬華文學、移民工文學等,曾經影響並共構了臺灣文學發展的各種類型,對比著黃得時所提出的論點,究竟我們要如何看待及定位何種文學屬於臺灣文學,又要以何種角度來分析這些作家跟作品,這些將會成為在臺灣文學路上的我們未來的課題。

※活動紀錄/高雄文學館 J編

──────

講師簡介|盛浩偉

1988 年生,作家、編輯、譯者。臺大日文系畢、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著有散文集《名為我之物》,合著有《華麗島軼聞:鍵》、《終戰那一天》、《百年降生:1900 - 2000 臺灣文學故事》等。曾獲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小說獎、時報文學獎散文獎,合著曾獲2018Openbook好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