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的內在戰場
講師/記錄:邱瓊慧
課程日期:111.09.13
卡夫卡是奧匈帝國使用德語創作的猶太作家。
1883年7月3日出生的卡夫卡(Franz Kafka)是猶太裔,在國族分裂裡產生認同的分歧,無法找到精神故鄉,是德國人?捷克人?奧地利人?
卡夫卡的童年是在孤獨和寂寞中度過,主要由家庭教師及僕人撫養長大。他與父親赫曼.卡夫卡(Hermann Kafka)的關係深深影響了卡夫卡的文學創作,卡夫卡曾說:「我的寫作都圍繞著你,我寫作的內容,不過是在哭訴我無法撲在你的懷裡哭訴的話。」這段話是記載在他36歲那年寫給父親的一封信裡的,《致父親的信》長達103頁,三萬多字抱怨了父親的獨裁苛刻對自己影響極深。在課室與學員共讀從《致父親的信》摘錄的文字,學員反應卡夫卡太個人情緒化是單方面的責難語,不能體恤父親的辛勞。我惴度著卡夫卡許是受到佛洛依德的心理學說影響(戀母弒父情結),這封信函不能視為一般家書,而是卡夫卡自我性格養成的自剖自敘,家庭結構如同小型社會,卡夫卡在親情不和諧的挫折,他用以書寫方式作一番檢視。無論如何,讀者從這封信函可以讀出卡夫卡是充滿對獨立自主的渴求與恐懼,當面對婚姻締結的抉擇時,卡夫卡卻露出莫名恐慌與猶疑不定的態度,既想前進卻又退縮的性格。
卡夫卡有個想望-結婚然後遷居柏林然後當職業作家,但是,與費麗絲二度解除婚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罹患肺結核病,這個想望完全被擊碎了。直至1924年6月3日病逝為止,卡夫卡除了前往治療肺結核的療養院之外,不曾離開布拉格。
卡夫卡讀大學時非常喜歡尼采的哲學,因而結識了摰友馬克斯.布羅特。對自己沒有信心的卡夫卡向摰友布羅特交付燒毀所有作品的遺言,所幸卡夫卡視為荒蕪的,在布羅特看來是沃土綻放的蘩華,布羅特保存卡夫卡留下的作品並出版。卡夫卡雖僅僅享年41歲,他的足跡不出布拉格,但是今日世界各國都有他的譯本,他的作品替他走遍世界。沙特《存在與虛無》、馬奎斯《百年孤寂》、伍爾夫《海浪》、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等皆深受卡夫卡作品的影響。生前默默無聞,死後卻在全世界掀起了「卡夫卡熱」。
課室間以影片〈馬蒂斯的剪刀〉來說明「表現主義」的特點,延展說明卡夫卡即是「表現主義」作家,他的作品多採用變形、荒誕形象和象徵手法,描寫孤獨絕望的內在靈魂。學員分享他看了影片之後,有了一種突破媒材的創作念頭,無形地拓展自己創作思想的廣度。也許,閱讀卡夫卡的作品之後也會對我們的慣性思維產生改變呢!
舉《變形記》為例,這作品具備了變形、荒誕與象徵。以影片《變形記》讓學員們略知其作品特色,同時說明另有影片結尾(抑鬱而死、死後變回人形等)不同於原作,由此知曉閱讀經典原著之必要,才能欣賞多樣解讀的延伸創作的本源與豐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