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學營】班與唐|太平山上究竟有沒有星星,小說的虛實轉換


「想像零件:2022高雄青年文學周末營」本場次活動由班與唐主講,講題「太平山上究竟有沒有星星,小說的虛實轉換」,以小說寫作的基本技術入門,思考如何規劃與探索自己擅長發揮的主題,分析不同的寫作目標應當培養的技術能力,並透過日常的觀察與練習,建立起自我的寫作習性。

小說的構成要素

「小說的人像是騙術,要讓大家信以為真。」講者班與唐開篇點出了小說的要旨,在虛構與真實裡拉出空間,讓讀者能夠沉浸到故事之中。而講題「太平山上有沒有星星」,這是回應到講者的親身經歷,出自於一趟想去太平山卻沒有去成的經歷,而「沒有去成」便「無法寫成」的真實感,是講者創作時的自我觀察,同樣地,他也解釋書寫的虛實構思比例,是會因人而異的。

講者觀察到,網路也可以是田調現場,有些人只靠稀少的材料就能夠創造廣袤的世界觀,每個人駕馭材料的能力不同。但這一切都會回歸到一件事情:「小說是由什麼組成?」他認為,了解小說的組成是為了剖析材料要如何轉變成小說。在他看來,小說的構成是「主題」,其中包含著人物、情節、細節,這三項就像是零件,包裹著主題運作。以賴和〈一桿「稱仔」〉的結構為例:

主題:殖民的悲哀

人物:貧窮刻苦的主角秦得森

情節:使用「壞」秤而觸法

細節:貧窮的台灣人、借來的新秤、不通情理的巡警法官

當我們解構小說,基本上都可以把作品拆出具有意義的部分。而講者認為,寫小說就像是做麵包,題材就像食材原料,雜揉在一起構成了麵包。既然題材是元素,當我們抽換了這些元素,又會使小說發生什麼變化呢?講者邀請學員思考小說元素改變如下時,會發生什麼主題的變換:

人物:認份忙碌的巡警

情節:依法執行公務慘遭殺害

細節:聽不懂的臺語、奇怪的臺灣文化、要求績效的官廳

當我們把將原作中的反派警察轉換成奉公執法的警察時,整篇小說的主題就會轉換為「殖民的困難」。類似的題材轉換觀看角度之後,產生出了不同的小說,而這無關乎好壞,只是不同人從不同角度切入形成不同的觀點。因此,到底要用什麼角度切入故事,不管是為了個人意識還是讀者考量,下筆前小說的結構地圖應該要確定好,講者認為,單純依靠直覺寫作,可能會造成小說的偏移。

從要素理解小說創作

講者引述寺尾哲也提及的小說技法「調味跟平衡」,操作人物、情節及細節時,需要考量到小說結構的各個對應面。而他認為小說的構成分為:

²  主題(什麼觀點、角度切入)

²  人物(什麼性格)

²  情節(什麼劇情)

²  細節(象徵、語言風格)

²  人物:具有「性格」、「動機」

講者以哈利波特為例,舉出一個例子「咆哮信」,但咆哮信算是人物嗎,它具有性格跟動機嗎?學員認為比較像道具,也有學員認為咆哮信具有性格與動機。講師則是認為咆哮信沒有性格、動機,所以不是人物,在小說中比較像是工具般的存在。

而講者繼續推演,拋出問題「人物可以是動物嗎?」以吳明益《單車失竊記》:「象並不理解自己為什麼被捲入這些事,象的身體、象的意識、象的經驗都沒有給予牠們面對這樣世界的能力。」裡面的「象」是人物嗎?學員意見各紛,講師分析這裡頭的大象擁有自我的意識,並且帶動著故事的推演,他認為是人物。

²  情節:開場-「衝突」-解決(類同戲劇、電影的三幕劇)

而為了增加小說的可看性,講者認為必須增加人物的衝突感:

人物動機*阻礙衝突(內在阻礙,如主角質疑自己的能力;外在阻礙,如佛地魔)=小說推進力

小說不斷推進,讀者閱讀的心情會跟著角色起伏,也會在人物突破重重關卡之後,同理感覺到閱讀上的快樂。情節除了呈現因果關係外,也必須交代人物動機的解決程度,並且決定結局。

開場:故事背景、人物建立

衝突:阻礙、轉折

解決:滿足人物動機

這三個項目並不是一種固定的順序,小說可以嘗試變化形式。講者舉〈一桿「稱仔」〉為例,開場是苦哈哈的秦得參;衝突是巡警拿走秤、抓走秦得參;解決是巡警不明原因死亡。而對於主題的練習,就是試著將小說濃縮成為一句話,同比〈一桿「稱仔」〉,可以凝為「使用新秤仍被誤解的可悲台灣人。」若是一篇好小說,是可以從濃縮的話裡讀出許多可能有趣的情節。

只是小說的閱讀感上,還是必須創造結局,滿足的人物動機,無論是角色上升、際遇美滿,又或下降而有所缺憾。不管如何,如果人物的動機沒有被解決的,或是沒有交代解決的過程,會讓讀者有被欺騙的感覺,也因此寫小說時,讓人物動機被解決是很重要的課題。

²  細節:包羅萬象,濾鏡決定細節

講者認為細節是寫作小說最難講的部分,而細節的功用是讓讀者戴著某種濾鏡看待一篇作品,這些文字呈現的氛圍,是作者精挑細選出來呈現的元素,什麼物件要被看見、什麼不被看見,描述某種面向,呈現某種情感語言,都是為了營造小說篇幅的氣氛。

而細節通常會帶著「象徵」,透過意象的聯想,以A代表B,讓讀者隱然解決小說可能的隱喻,就比如白鴿/和平、秤/不公平的法理、單車/父親的存在……,這些象徵會讓讀者突有意會,產生閱讀的樂趣,也因此,講者稱呼細節為神秘的香料。

²  轉場:時間與空間的躍接

講者分享,要把小說的人物、情節、細節組裝起來,就要透過各個模式的「轉場」,他將轉場譬喻為「剪刀+無痕膠」,轉場是時間及空間的跳躍跟嫁接,技巧上能刻意讓讀者察覺,或不讓讀者察覺,文字上可以使用明確的時間轉換詞彙,如小時候、從前;又或者形式上的分行;穿插對話、引號文字等。透過練習轉換技巧,能夠小說的結構組成更加平順。

小說是場SHOW

「小說是表演」,講者不斷強調這個概念,他提醒學員新手創作小說,最忌諱的就是作者跳出來告訴大家故事是什麼,必須要靠本身的文字讓大家理解作品的隱含意義。而這種技巧,來自於日常練習紀錄富含小說感的各樣材料。

「小說感」是一種很難完全表情的說法,那是一種讀到具備延伸性故事材料的直覺。為了讓小說具有可讀性,選擇一個好主題,學會挑選材料,搜尋材料,是寫小說過程中極為重要的練習。「讓自己建立題材庫」,透過練習,愈會發現自己喜歡、會特別留意的材料,搭公車、走路,各種場景感覺到很「小說」的場景、字句或情境,都必須記錄下來,等待得空的時候再來擴寫。文字創作需要不斷練習,最後才能自由運用。講者分享能夠從日常的新聞挖掘題材,也試著從具有小說感的新聞繼續延伸下去。

而回到講座伊始提及的虛實轉換,「為什麼要在意寫實經驗?」講者對學員提出這樣的疑問。講者認為一般人閱讀小說時,不太希望只看到表象,會希望得到更深入的感受。因而對作家而言,建立在經驗與真實體感的寫作態度,是成為作家書寫的必然功課。小說透過材料的歷史性所達到的虛構與非虛構,都是強化讀者對小說的信任,又可以從中感覺到閱讀小說的樂趣。講者列舉了吳明益、甘耀明、亞歷塞維奇等人的創作對於歷史的追求與校準,無論他們創作的是虛構文體或非虛構文體,材料的歷史性都是他們在寫作過程中特別講究的自我要求。

最後,講者也分享自己的歷史書寫起源,也是來自於祖父輩的影響,期勉學員回頭思考自我,以自己的物事為出發點,那是自己最熟悉的材料,並且經過思考處理之後,相對來說更能掌握寫作的材料,接下來就是不停斷地書寫及練習了。

──────

班與唐

1993年生,台北人,想像朋友寫作會一員,著有日治小說《食肉的土丘》,現正進行在日台灣人主題歷史小說創作,偶有非虛構文章散見《拾藏》、《故事Story Studio》線上專欄。寫小說之餘,有另一分身「熬夜的便當」在活動,嗜好探勘台灣歷史小知識,分享作家日常生活,經營YouTube 頻道、F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