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學營】鄭琬融|那些沖刷我們的——台灣現代詩選讀

 

「想像零件:2022高雄青年文學周末營」本場次活動由鄭琬融主講,透過選讀台灣現代詩引導學員進入詩創的世界,觀看詩人們是如何以詩語言書寫身體、情慾、都市、自然或者展開控訴,這些形形色色的主題是如何以詩呈現?又如何觸動讀者的心?但願我們能理解那些沖刷我們之物,從源頭中找到閃亮的石子,理解其中的甘美。

什麼是詩語言?

「詩是一種乘載最短思考路徑的文學形式。」講者認為,我們能以文字記錄生活中的各種片段,但是要用一兩句話就精確說明,就非得要是「詩語言」不可。詩對講者來說是一種非常精密的語言,時常帶著象徵、韻律、節奏,當詩並置不同的物件時,會讓我們重新思考物件間的關係,而詩也具備彈性,句子形式不受限制,內容能夠乘載多種敘事風格,既可抒情也可議論。

而談詩之前,我們先談起「語言」。講者分享愛斯基摩人的語言中,表述雪的詞彙有六十多種,對講者而言,失去一種語言,等於失去一種觀看世界的方式。因而詩人利用語言創造詩文本,近似於挑戰自身現有語言的邊界,嘗試開創新的語言,讓讀者重新思考與定位多種物事之間的關係。

把你的影子加點鹽醃起來風乾/老的時候下酒

──夏宇〈甜蜜的復仇〉

他舉引夏宇詩句為例,讓我們把實質的形象「影子」轉化為抽象的概念「下酒」,這種虛實之間的轉換,是詩語言的特點之一。因此,當我們讀詩時,可以試圖留意作品書寫的主題、語言的韻律、使用的詞彙、象徵、語氣,詩作文字是晦澀還是直白,是否又參雜了詩人什麼樣的生命經驗,圍繞著詩作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引導我們從多個方向來解讀詩。就如同里爾克《馬爾泰手記》裡解讀詩的性格,我們看到詩是一種經驗的變現:

詩並不像一般人所說的是情感,詩是經驗,為了一首詩我們必須觀看許多城市,觀看人和物,我們必須認識動物,我們必須去感覺鳥怎樣飛翔,知道微小的花朵如何在早晨中開放。……等到它們成為我們身內的血、我們的目光和姿態,無名地和我們自己再也不能區分,那才能以實現,在一個很稀有的時刻有一行詩的第一字在它們的中心行程,脫穎而出。

寫詩若是靈感的瞬間乍現,那麼這種靈感,必定是來自於日常的經驗沉積。

關於那些詩人──

蔡翔任、楊牧、夏宇、瓦斯歷˙諾幹、馬翊航、曹疏影、吳俞萱

在蔡翔任的詩作中,講者將詩人作品中特別的字句提引而出,如〈就這麼一次〉裡「火,羽化成火」、「思維長成雌蕊跟雄蕊」……將我們慣習的文字用法以不同的意象銜接在一起,並從詩句中讀出詩人面對生命的看法,也藉由詩人寫作每一段落不斷重複的「就這麼一次」,將讀者的情緒緩緩地被拉到高點放到最大,並在最後一段聚攏變得微小,形成一種張力變化的美感。

提到詩人,必須提到楊牧。楊牧的詩風養成於中西文化的陶冶,除了詩,散文也是他長年經營的文類。對他而言,「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不變即是死亡,變是一種痛苦的經驗,但痛苦也是生命的真實。」他對生命的感觸來自日常的變化,寫詩是他直面生命的方式。而楊牧最常被提及的詩作當屬〈有人問我公理與正義的問題〉,這是詩人處理台灣人身分認同的議題,也是台灣解嚴之前,詩人視見台灣社會的變動所感受到到的糾結掙扎,探問政治與社會面貌的詩作。

而詩壇上另一名必會提及的詩人是夏宇,他的作品嘗試了許多讀者視為開創性的實驗,使用不同的媒材與想像不到的造詩媒介,海報、電話簿、報紙都可以成為詩創的材料,詩集的材料如純白紙、賽璐珞、刮漆紙質,詩的實驗性溢出了文字本身,與詩、與文字相關的各樣物事,都可以成為詩一般的存在。講者認為夏宇的詩作樂趣就是來自於超越生活的意料之外。

而當我們面對日常慣用的語言時,原住民作家詩人瓦歷斯˙諾幹看到了不一樣的面向。他曾在接受訪問中提到,對他而言,漢語就是他自小便是的教育養成,使用漢語書寫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但隨著年紀增長,他從自我身分認同與慣用語言中看見了權力關係,書寫讓他進入到殖民情境並試圖解構殖民。族語是他生活的語言,是他與父祖一輩在山林溪河裡的日常,而當他使用漢語描述他的日常時,是透過漢語在反說漢語對其民族的影響,既是反抗,卻也同時以自身的文化豐富了漢語的形貌。這便是他觸碰語言時所感受到的殖民困境。散文詩是瓦歷斯˙諾幹的擅長文類,比一般的新詩更長更有組織,並帶著韻律,但句子與句子之間帶著斷裂,這種斷裂感更需要讀者如解詩般的介入與想像。

同為原住民作家的青年詩人馬翊航,跳躍與斷裂是他的詩風特性,從他的作品〈郊山行──某主婦仲夏福州杉步道漫賦兼致年少友人〉可以看到詩人不斷堆疊及交錯意象,微少的線索無法直覺地串接字句間的關係,需要讀者調動更多的感受來解讀詩作。講者認為那種不明確的跳躍感是作者在這段旅程所感受到的生命鮮活感,並以詩作的方式來呈現旅行經歷。

中國詩人曹疏影,其所生活的環境與語言習慣與台灣作者不同,詩作曾經改編成音樂作品。講者引導學員透過不同的表現方式來感受詩作,我們透過〈上海街自殺華爾滋〉以音樂與朗詩形式,字幕的成色,復沓的聲調,不同樂器鼓譟而成的律動,擴展我們對詩的認知。

詩人吳俞萱,既是詩人也是舞蹈家,他的詩作〈假面遊行〉改編成音樂作品(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Yvb-5SwHBA),透過歌手王榆鈞的彈奏及搭配節奏的朗讀,緊接著搭配旋律的吟唱,作品原先的結構被曲式重新詮釋與排列。講者認為詩跟聲音之間會有不同的關係,當詩作以聲音被呈現時,可能會配合樂器,也可能依著詩本身既有的節奏與押韻便帶著表演性質。講師推薦學員可以尋找不同的表現形式來認識詩,藉由擴展閱讀邊界,創作會變得更加寬廣。

藉由講者的介紹,我們認識到詩的特性,也看到不同詩人面對詩的態度。不管是詩的美感營造、詩的議題性與政治性,詩創的型態變化,詩的跨藝術結合,在在都顯示出詩是一種流動的、浮動的,能夠被塑造成不同形狀的文類。講者希望學員能夠藉由讀不同的詩,接觸不同的詩作媒介,也嘗試開始寫自己的詩。

──

鄭琬融
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楊牧詩獎、國藝會創作補助。出版詩集《一些流浪的魚》、《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