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學營】林巧棠|尋找不理所當然的存在:書寫散文的基礎方法

「想像零件:2022高雄青年文學周末營」本場次活動由林巧棠主講,講題「尋找不理所當然的存在:書寫散文的基礎方法」。散文在林巧棠看來,看似普通,沒有太多限制與規則,實則易寫難工,著重創造「現實感」並說服讀者。散文是尋找世界上不尋常的事物,不理所當然的存在。對他來說,好的散文牽動內心,調動情緒起伏,在表達個人特色的同時,也為讀者著想。

講者從自己的碩士論文改編作品《假如我是一隻海燕:從日治到解嚴,臺灣現代舞的故事》切入,這是一本散文體的非虛構作品,以此引題──什麼是散文?什麼又是非虛構寫作?

什麼是散文?我到底在寫什麼?

廣義鬆散的散文像是臉書、IG,在任何地方出現的文字內容都能夠被視作散文,但是當我們談到能夠投稿至文學獎的散文時,這個文類相對地就會有不同的要求。講者認為,散文與新詩、小說、戲劇一樣,是屬於無押韻的文類,有各自的文類屬性,當然這個文類定義是彈性、鬆散的,也會隨不同的時間、作者、評論而改變定義。

散文介於小說及新詩之間,講者認為,散文跟小說是相像的文類,都具備人物、對白、故事、場景,但最大的差異在於虛構與否──小說屬於虛構──小說的重點不在於「虛」,而在於「構」。小說具有一種人工創造、人工接合的特徵,小說家搭建了舞台,要說服讀者相信小說發生的故事是真實的。而散文更接近非虛構,帶著必須的真實性,以作家黃麗群編撰散文選的序言來看:

「現實感的創造與說服」是虛構的記憶核心,而「非虛構」的內容得以跳過這道工序。

虛構與否,成為評斷是否為散文的條件,也因此當散文被虛構之時,必然會引起若干爭議。講師引了鍾怡雯〈神話不再〉,這篇來自馬來西亞作家楊邦尼所書寫的作品,內容關於愛滋病,並以此獲得文學大獎,但這篇散文與作者的經歷並無真實相關。作者楊邦尼回應,作品中的敘事者與作者之間的關聯性並不是必要的,更何況事關個人隱私,又該如何回應辦獎單位?對此,作家學者黃錦樹以〈文心凋零〉點出了文學圈埋藏已久的問題──散文的「本真性」──當一個作者同時運用了多種身分獲得許多散文獎,那算是散文嗎?

講師回歸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散文作為非虛構文類,作者與讀者的默契是作品的真實性是確定的。當一個文類不是小說、不是新詩、也不是戲劇,那它就是散文。正因如此,散文的功能就變得很多,可以是抒情散文、哲理、論述、自然文學、飲食文學、旅遊文學,各種主題都可以成為散文,和小說、新詩相比,散文看起來很單純,沒有太多技巧與規範,但是散文必須讓讀者順暢地閱讀,這是需要思考跟設計的,因而散文總被說為易寫難工。

寫作的基礎與進階

²  5W1H

「把一件事情說好是最重要的。」這就是敘事的要點。講者分析他認為敘事的基礎必須掌握5W1H(何時When、哪裡Where、誰Who、什麼What、為何Why、如何How),包含著時、地、人、事,以及為什麼會發生,掌握基礎之後才使用譬喻、象徵、留白、轉場這些進階技巧。

²  直接說出來

講者認為散文有幾種表達方式,最簡單的方式是「直接說出來」,也盡量用「最少的話說最多的事」。以袁瓊瓊〈普通人結弦的神話〉為例,作者以一種平常的語氣,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也坦誠自己的無知,所有的描述都是為了回應主題,直接說出想說的事,但將最重要的事情隱藏不說,創造留白空間讓讀者想像。讀者在閱讀散文時,都是願意相信作者寫出的事情,因而作者寫作的誠心與直接,也是書寫散文的要件。

²  象徵

「象徵」是譬喻的進階強化版,A等於B,以有形的事物表現無形的觀念、情感、看不見的事物,不直接指明,而是用間接的方式陳述、暗示。象徵的用法要盡量避免模糊不清指涉不明,同時也要避免整篇文章都是象徵。

常見的象徵如太陽──希望、溫暖;白鴿──自由;紅玫瑰──愛情,但以文學性來說,盡量少用常見的、慣用的象徵意象,可以在文章中使用,但不適用直接將常見的象徵貫穿主題,會顯出老調重彈。當一個象徵物有多種含義時,比如大海──平靜、自由、危險,就必須在前後文加以說明引導。而象徵的獨特性,來自於作者的創意,比如令人意想不到的連結:花束──死亡、訣別;抽象的情感化為具體的物件,並做出對比感:紅豆──相思。

象徵相對來說,是一種較為幽微的文字表現,講者建議如果閱讀時一時間找不出象徵之處,可以用幾種方式捕捉,試著找出文章中重複出現的關鍵字,把字句撿出後對照,看看是否有共通點,又觸發了你什麼樣的感覺。

²  轉場──視角的調度

學習轉場技巧,講者邀請學員想像自己拿著一台攝影機,引導著讀者的視角從A點轉到B點,不管是人、事、時、地、物的轉換,作者眼見所及,也是讀者眼及之處。

²  敘事曲線──一句話說明文章內容

散文的「敘事曲線」是為你的讀者安排一張地圖,試著用一句話說明你的文章內容,而這個內容要從哪裡開始、又在哪裡結束,中間要經過什麼地方。就像是你要負責帶一家大小去遊樂園玩,你會如何安排行程,讓你的家人在旅程中感受愉快?講者認為,一開始太過於強烈、或是鋪陳太慢,都不算是良好的散文寫作形式,同時他也認為文類的內容要隨著現今讀者閱讀文章的需求,而調整成不同的節奏。

講者分享過去的寫作經驗,認為散文推進的速度過於緩慢,會造成讀者等不到重點而分心。因此,良好的敘事曲線是「鯨魚型」,在開頭下一個哏之後些微沉澱情緒,再緊接著添補薪材增加文句的張力,達到情感最高點之後,緩慢下降收束,讓情感恢復平靜。

散文的日常練習

經營散文需要日常的修練,閱讀是其中的關鍵,一名好的創作者絕對是好的讀者,也會在閱讀的過程中看到他人已經寫過的材料,能夠避免挖掘到重覆的題材,與之同時,也能重新定位他人書寫過的素材跟象徵,創造出新的意義。

而前述提及的「敘事曲線」也可以應用到閱讀上,拆解閱讀到的文章,試著分析作者創造的結構,並且感受這樣的結構曲線會造成自身何種情感變化,進而找出自己慣習的敘事曲線。

散文的差異性與普遍性

當我們愈來愈理解散文的書寫結構,掌握較多形式與內容的搭配之後,逐漸地,我們會開始思考自身創作的差異性與普遍性。所謂的「差異性」是與他人殊別的獨特性,但過於在意「我要怎麼和別人不同」,反而會落入過於耽溺的陷阱,因而「普遍性」就是在提醒作者要思考到自身與全人類共享的情感與經驗,這也是創作者能夠感動讀者的地方。因此,講者認為好的散文,就是能兼具差異性與普遍性,而不偏重在任何一端。

回到講者下的標題:「尋找不理所當然的存在。」他認為一切的理所當然,都不是理所當然,作者要為這些尋常之事,落下不尋常的解釋。講者期許學員能夠透過這些經驗分享,開始嘗試書寫散文,也透過技巧練習,讓自己的作品既是尋常又顯出獨特不尋常的視角。

──────

林巧棠
台大外文系學士,台大台文所碩士,曾獲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時報文學獎書簡組優選、林榮三小品文獎、臺大文學獎。著有《假如我是一隻海燕:從日治到解嚴,臺灣現代舞的故事》,入圍2020年臺灣文學金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