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學營】寺尾哲也︱調味與平衡——小說的質感如何產生?

 

「想像零件:2022高雄青年文學周末營」本場次活動由寺尾哲也主講,講題「調味與平衡——小說的質感如何產生?」針對已經掌握小說基本技術的創作者,即便懂得如何控制文字節奏、營造閱讀動機、避開對白雷區、安排結構、鑲嵌意象,卻依然在創作上遇到瓶頸,總還是離心目中理想的小說那麼一點點,但說不出缺了什麼,又該往什麼方向努力。這些困惑,由講師授予自身經驗,與學員共享如何讓自己的小說質感更進一層。

調味是什麼?

「我們可以把設計小說當作是設計一道料理。」講師認為,我們的寫作技巧像是擴充工具箱,在書寫遇到關卡時可以適時使用,當我們寫不出小說的時候,就是小說需要運用技巧的時候,講師稱呼這就是「調味」。所謂的「味」是指讀者閱讀作品時,心中同步所產生的感覺,讀者可能會被勾起情緒、引起動機、得到知識,或是後設地讚嘆作者的巧思。而這種「味」都是來自於作者書寫時的調配設計。

講師引用白樵《末日儲藏室》作品文字,解釋「對話」能夠展現兩個角色之間的角力,以對話來產生衝突,進而推動情節往前,同時勾起讀者的閱讀興趣,這同時也是作者在設計小說時希望讀者感受到的文字氛圍。因此,講者認為提升小說的質感和深度,可以透過幾項調味平衡的技巧來達成「戲劇平衡」、「美學平衡」、「立場平衡」、「知性平衡」,倘若小說沒有在書寫過程中嘗試調整平衡感,就可能讓小說產生閱讀上的瑕疵。

戲劇平衡──戲劇化程度

²  戲劇化程度高:衝突激烈、情節獵奇/因果關係扣合緊密/寫實程度低

²  戲劇化程度低:平淡日常/因果關係扣合疏鬆,像流水帳/寫實程度高

「當小說裡面有一把槍,那就一定要讓他發射。」講者引述「契科夫之槍」概念,指出當小說裡出現戲劇化程度高的場面時,以我們的體感會認為日常生活不太會有如此戲劇化的場景,因而小說的寫實度就會下降,這時候就需要調動大量真實細節來讓小說平衡。因此,戲劇平衡的兩難就在於既要「緊張刺激」,又要讓人「信以為真」。

講者引用李桐豪的〈白狗一夢〉,作品前半段以大幅度的寫景寫實,日常的生活化,而下一刻轉為間接地透過手機所拉引出的第三者,非直接地創造了高張力的角色衝突。

美學平衡──美感與庸俗感

²  帶有美感,美麗但離地氣

²  帶有庸俗感,醜惡庸俗但接地氣

美學的美感與庸俗可能存在於意象、素材、人物形象、人物關係之中。講者引述何敏誠〈探病〉,藉由構成一瓶乳液的美與醜的素材,一段原本具有美感的文字,結合意識上醜陋的事物,讀者會產生閱讀上額外的趣味。又引洪昊賢〈之後〉的人物關係,作品中的角色相互嘲笑羞辱,帶著性別和種族的雙重歧視,角色卻也在這樣的反面論述下彼此鼓舞。

立場平衡──正向與反向元素

對某一議題的支持或反對,在人物或情節塑造上,需要參雜反向元素。創作者需要呈現出壓迫者除了可惡以外的那一面,或是受壓迫者除了可憐以外的另一面,這樣的操作會使得角色更像是「真人」,就如同「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角色的形象在雙向描述下會顯得更加立體。

講者引述胡淑雯〈太陽的血是黑色的〉,敘事者厭棄父親的種種部分,換個方向思考之後,父親全身上下都是充滿著能夠被同情的地方。再引日本影片〈聯誼連續技〉角色的外在與內心落差,產生出人前人後的形象,讀者進而理解角色展現的立體感與多樣面貌。

知性平衡──知識的價值?

²  拿腔拿調展現知識:知性美感、對作者的佩服、減低親和力

²  平易近人地耍白癡:增加親和力

講者引述駱以軍〈字母會W〉,作品引用許多歷史與建築群的明確知識指引讀者,在一段正經的敘述之後,在最後轉個立場說話,讓前面堆壘的知識氛圍崩毀,對那些知識擺明戲謔、看不起,或是不以為然。講者認為,過多的知識會拉開與讀者的距離,必須適時地收攏,保持作品的親和力。

平衡是必然的標準嗎?

透過講者分析的各種類型平衡,學員們表露出高度興趣,對於閱讀作品的方式

學有收穫。講者進一步引用分析徐振輔〈賣夢的人〉(《馴羊記》)。

〈賣夢的人〉起頭敘事者充滿知性的內容,描述地方的地理、歷史、人文特色,緊接著在對話中用較為無厘頭的諧音哏,來衝破前段的知性感,並藉由敘事者與小販的對話過程,讓小販道出敘事者不知道的物事,顯露敘事者擁有的知識也不是全然完整的,於此就使用了知性平衡。而後敘事者描述起雪豹皮的美學,小販講述獵得毛皮過程的戲劇性、如何獵得、家族發生什麼狀況等細節。

而在敘事者被小販的言詞說服而穿上藏服時,小說的情緒拉到了最高點,產生高度了戲劇張力,同時又在敘事者承認自己只是想要找便宜貨後,拉回到寫實的平衡點。結尾敘事者在小販手上買下大量東西,再由當地導遊揭露其他店家也賣有類似的東西,而對導遊而言,敘事者穿藏服並不好看,而是最初的衣著才是最好的面貌。這樣的收尾讓主角前面投諸的情緒,都成為一場騙局,小說在高張力之後再次校正回穩。這篇作品使用了知性、美學、戲劇、立場的平衡,透過不斷角力的落差感推動小說行進。

講者此時拋出問題:「平衡真的好嗎?」他認為這四種平衡就像是光譜,每一種平衡的配重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閱讀感。比如徐振輔的小說〈賣夢的人〉相對來說戲劇化較低,但是美學、立場與知性較高且明確;而胡淑雯的〈太陽的血是黑色的〉,則是戲劇化高、知性較少;駱以軍的〈字母會W〉,偏向正向美學,其餘的類型則較為持平。

因此,個別作者在這四種的平衡框架中,會產生不同的模樣。「平衡」是一種閱讀上的感受,不同程度上的配比差異會產生不同的閱讀感。而這種平衡感的拿捏,也是創作者的自我風格展現。最後,講者期待學員可以透過平衡練習,試著創造出自己的平衡風格。

────

寺尾哲也
昭和六十三年生,台大資工系畢,曾任 Google 工程師近十年,流轉於舊金山灣區、台北和東京。想像朋友寫作會一員。創作以小說為主,曾獲林榮三小說二獎。入選九歌一〇八、一〇九年度小說選。今年九月即將於聯經出版小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