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喧嘩與騷動》──結構動盪的示現與重建
講師/記錄:邱瓊慧
課程日期:111.10.25
威廉.福克納以四天的時間寫了關於康普生家族十八年的故事,這四天分別是以班吉、昆丁、傑生三兄弟及歷經康普生家族三代的黑人女僕迪爾西為敍述主角。課程一開始,延續上週「凱蒂為何是此書的中心人物」來說解此書的情節梗概:智力僅3歲的班吉每每因著感官的刺激而想起童年時的凱蒂;在哈佛大學讀大一的昆丁,在自殺的這一天,遊走街區遇到的人事物都讓他想起青少年的凱蒂;昆丁投水自殺後的隔年,父親酗酒而亡,凱蒂離婚產子後離家,留下女兒小昆丁在娘家,傑生扛負起康普生家族的生計責任,整天叼唸著錢,心底充滿對已成少婦的凱蒂的怨情與算計。透過三兄弟的敘述與回想,凱蒂的一生清晰可知,是影響康普生家族極重要的人。
再談一談《喧嘩與騷動》的書寫結構。全書分成四個章節,採用多重視角和意識流的手法建構出一個頹敗家族的故事。「班吉的部分」發生在一九二八年四月七日;「昆丁的部分」發生在一九一〇年六月二日;「傑生的部分」發生在一九二八年四月六日;「迪爾西的部分」發生在一九二八年四月八日(復活節)。在排序上呈現出宛如交響詩“CABD”這樣的方式,在情節安排上也從紊亂而漸趨平和包容。而這四天日期的選擇也是作者刻意的安排,一九二八年四月六日至八日,這三天是基督受難日到復活節,第二章的一九一〇年六月二日在那一年是基督聖體節的第八天。因此,康普生家歷史中的這四天都與基督受難的四個主要日子有關聯,有很深的寓意。
再從評論《喧嘩與騷動》文章略談康普生家族人員所隱涵的喻意:智弱的班吉像一面「道德鏡子」,人們在他的面前總會毫無顧忌流露真實的面貌;凱蒂的人生好似一個南方女性縮影,在南方貴族家庭以傳統榮譽對婦女人性的摧殘;昆丁意含「勇氣」,他執著地懷著南方人根深蒂固的信念(家族榮耀、純潔淑女觀、家族關係),雖有勇氣卻毫無智慧,荒謬的言語及行動都只是步步將自己逼至糾結窒息;傑生無視傳統,靠著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營生,成為空虛的、沒有道德內涵的、自私、冷酷的實利主義者,淪為社會轉型期的犧牲品。康普生父母只是沉溺在個人的悲哀(康普生先生的虛無、康普生太太的自憐),無法為孩子們提供一個愛、正確價值觀的家庭,他們未能面對現實生活,在資本主義工商經濟的大環境下,產生傳統的南方種植世家日趨分崩離析的悲劇。
課室裡提及當經濟轉型時,那些「夕陽工業」的工作者內心的迷茫與無助,也談及電影〈尾號1314〉裡AI科技改變醫療方式,主角無法接受大環境的改變趨勢,為了守住自己堅持的想法,必須承受來自家庭及生活改變的精神壓力,這都是在社會大結構改變時造成個人生命小結構的衝擊。威廉.福克納就是通過康普生家庭的分崩離析和趨於死亡,真實地呈現了美國南方歷史性變化的一個側面。
當處於大環境的變動結構時,個人生命該如何安定呢?
威廉.福克納給了一道微光,這微光就是迪爾西。
迪爾西是忠心耿耿的黑人女傭,她正直無私、仁慈高尚,有著堅定的道德原則,儘管是傭人,她卻敢於反對傑生的惡行,直斥他的冷酷無情。她信仰並力行基督教所頌揚的博愛與同情精神,頑強地支撐著日益敗落的康普生家庭。在牧師虔誠的佈道中,她獲得啟示,說:「我看見了初,也看到了終」。在福克納筆下,迪爾西無疑是美國南方歷史的見證人,也是智慧的化身。小說中寫到了復活節,迪爾西也同時體現了基督教本意的人性的復活。
「我看見了初,也看到了終。」是擺盪千變情狀裡的一股穩定力,所有不安在瞬間靜定,晃盪不安皆成了過程,有一種不變的意念存在其間,這也是內在生命的軸心所在,時代之輪不論如何轉動,軸心永是靜定的。這是迪爾西的信念吧,我是這樣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