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經典文學】課程記錄_從「凡德伊鋼琴小提琴奏鳴曲」開始,那屬於我們的音樂追憶_高雄第一社區大學X高雄文學館

從「凡德伊鋼琴小提琴奏鳴曲」開始,那屬於我們的音樂追憶 

講師/記錄:邱瓊慧

課程日期:111.11.14


  先談起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琵琶女與白居易彼此能心事交換心事,全由於音樂氛圍樂音翻踴感動下,使彼此卸下武裝壓抑讓挫折情緒流淌而出。當動了情、感了心,樂曲就不是單單樂曲了,而是屬於自己記憶裡擁有獨一無二的印記。相信在分別後的某日,當琵琶琴音響起,白居易與琵琶女必會再次想起那一夜江中客船偶遇的情境。

  《追憶似水年華》第一冊第二卷〈斯萬之戀〉裡,有一首曲子串起斯萬的愛戀分離的喜悅與痛苦,那就是〈凡德伊鋼琴小提琴奏鳴曲〉。已是中年的斯萬經歷人情磨錬、愛情洗禮後,決意要將自己的理想心思封固起來,過著假意慇懃、敷衍應付的生活,不論對別人或對自己,他決心採取虛與委蛇的態度來面對。直到有一天他聽到一段樂曲,他感動莫名,他對於自己仍會動心動情感到詫異。「在小提琴纖細、頂強、充實、左右全域的琴弦聲中,忽然發現那鋼琴聲正在試圖逐漸上升,化為激蕩的流水,絢麗多彩而渾然一體,平展坦蕩而又像被月色撫慰寬解的藍色海洋那樣蕩漾,心裡感到極大的樂趣。」斯萬深深被這樂音感動,留下了「無法形容、無法記憶、無法命名、不可名狀的主題」的模糊印象,在往後的一年歲月裡,他一有機會就追尋著這曲子的再現,用盡方法,試著請樂師演奏協奏曲、詢問當時在場的客人朋友、探詢當時舉辦沙龍的主人,全無那樂曲的訊息,慢慢地這份感動也在悠悠歲月之流隱藏了,直到一年後,「在維爾迪蘭夫人家,年輕的鋼琴家剛開始彈了幾分鐘,斯萬忽然在一個延續兩小節的高音之後,看到他所愛的那個輕盈的、芬芳的樂句從這拖長的、像一塊為了掩蓋它的誕生的神秘而懸起的有聲之幕那樣的音響中飄逸而出,向他款款接近,被他認了出來」。

  「這次他可以打聽這個不相識的人的姓名了,原來這是凡德伊的《鋼琴小提琴奏鳴曲》的平板。他把它記住,從此就可以在家裡隨時重溫,它的研究音樂語言,掌握它的秘密了。」

  凡德伊的《鋼琴小提琴奏鳴曲》的重現與斯萬的日後生活有了密不可分的連結,樂音的音符不再模糊,而是清晰地與斯萬相處的人事物產生微妙的關係。

  聽覺是艘小船,總是從記憶之湖搖盪出漣漪,一波一波盪開往事,那些我們以為早以為遺忘的。

  邀請學員們在群組傳一首難忘的樂曲,〈媽媽教會我〉、〈卡農〉、〈Reality 〉、〈布蘭詩歌〉、〈老鷹之歌〉、〈Somewhere  in  Time 〉、〈Vitas-opera2〉、〈下午的一齣戲〉,沒有請學員們一一在課室裡分享的原因是,我想每一首音樂一定是與自己生命共振的記憶,是學員自己獨有的,當廻盪起旋律時,回憶就起舞了。

  其間邀請美玲分享〈Reality〉,這是青澀的大學舞會時某人與她專屬的曲子。這首曲子的詞句又恰讓我聯想《追憶似水年華》第二冊第一卷〈斯萬夫人周圍〉中敘及馬塞爾對希爾貝特(斯萬與奧黛特的女兒)的單戀情懷。

中文歌詞如下:
意外地相遇 從未想過我的生命會從此改變
看到站在遠方的你 我不知道我會如此在意 奇妙的感覺瀰漫在空氣裡

如夢似真 唯一真實的美夢 幻想本是正常事
我希望能一直活在這夢裡 如果真是如此 我願意

如夢似真 一個不一樣的真實
在夢裡中我沉醉在情愛裡
情愛好像很美好 雖然這只是一個幻想

如果你的確存在 請你不要拒絕 讓我認識愛情
告訴我一切都是真的 告訴我該怎麼樣
我對你有種特別的感覺

如夢似真 卻比真實還要真實 也許我終於明白

也許於此刻 我終於發現什麼是真實

如夢似真 一個我不願離開的奇妙世界
我夢想擁抱著你睡 擁抱著你很舒服
或許這就是我的真實

意外地相遇 從未想過我的生命會從此改變
告訴我對你的感覺都是真的
對你就是有那麼不同的感覺

如夢似真 一個我不願離開的天堂 幻想沒什麼大不了
我願意活在這夢裡 縱使這只是幻想

如夢似真 我喜歡夢想著你靠近我
夢想著與你相愛 愛情是那麼的甜蜜
或許這就是我的真實        (譯文摘自網路)

透過這首曲子與《追憶似水年華》有互文的閱讀趣味,也是閱讀的美好記憶,相信再展書閱讀時,這首〈Reality〉會在腦海裡響起……

  這週結束後,高獅在群組裡提問:「思緒纖細的作家作品,要粗獷的讀者去閱讀,那會是件苦差事,就算讀完《追憶似水年華》,也會消化不良!」這一定也是其他學員共同的心聲。我回應:「喚起如此深刻的記憶,一定是對當下生活深意品味著,普魯斯特的著作是個不朽示範,我們閱讀時,就只要想著與他一起喝午茶,聽他說往事,然後輕輕地回答他說:我明白你說的。如此就好。閱讀很有趣,像是邀請不同作家小聚,聽著他們說不同的故事。」我企圖安撫一下閱讀的緊張與憂心。不意地,涼寶傳來:「閲讀真的很有趣,不同作家、不同故事深入淺出的引導,更能理解。把作者當朋友,故事當鏡子,有不同角度的反射同時也聽見自己心靈聲音。深意品味著不同故事受益良多。」讀著這訊息,知悉自己的擔心太多餘了,每位讀者都有與作家相會的方式,同記憶一樣,獨一無二。

  再不久,訊息傳來素蘭回應自己的閱讀心情:「《追憶似水年華》可能適合在秋冬閱讀,心靈需要完全放空才讀得下去。普魯斯特沒有大量引經據典造成閱讀障礙,而是非常細膩描述人性與當時社會環境。希望從閱讀此書打開我人性觀察的一扇窗,以及欣賞特別的故事寫法與文筆。祈禱半年、十個月可以攻頂,途中不要遇到大風雪而滾回原點⋯⋯」很高興素蘭買了《追憶似水年華》這七大冊的巨著,有人喻它是文學的「聖母峰」,讀到素蘭在攀登這座高峰時,明白自己想看的景色,不致迷路恐懼,那股從容自適的態度,著實令人激賞。

  閱讀如散步,風景的推展總是從一步一步邁出開始。捧著自己想閱讀的書,與書中世界共振,也許哪天在架上看到書名時,想起的是,某一年某一天靜靜閱讀的自己。




● 2021年高雄文學館始與在地單位高雄第一社區大學合作辦理文學閱讀課程至今。藉由社大講師邱瓊慧老師每一學期精心的課程策劃,利用每周二兩小時的時間,帶領學員認識與討論從2021年的臺灣在地文學作品到2022年進到經典文學系列,拓展文學閱讀的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