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文學高雄-以17至19世紀古典詩文為範圍
講者│施懿琳
記錄日期│111.04.16
施懿琳老師沿現今高雄市行政區版圖,推引出17-19世紀高雄的區劃範圍,以此定出當天談論的古典文人範疇與他們記錄高雄的詩文作品。藉此觀察平埔族人的生活群像、文人從遊宦到定居台灣的歷程與對在地物產、景觀的觀察;位處不同階層的人切入視角自有差異,從人文空間到自然景物,從跟隨官方藉塑造「八景詩」以強化主權,漸漸轉為自身對在地的認同,懿琳老師分享這些詩文中的景色,帶領大家了解詩人如何從中塑造自我觀看的方式。
✔️最早寫到今日高雄的漢詩文──陳第的平埔族觀察
陳第《東番記》是作者真正有來到台灣,記載在台見聞的文獻。描繪嘉義以南到屏東以北的平埔族原住民的社群分布、生活習慣、紀年方式、農物產等等內容,可說是最早記錄台灣島風土的文獻。老師再引《東番記》內容,介紹平埔族群勇敢擅跑、象徵壯士的獵首習俗及飲食、婚喪與文化觀察,記錄與漢人生活經驗的差異。
✔️從漂流到定居──在高雄有生活痕跡的詩人沈光文
另外一位為人所知的漢詩人沈光文,則因為當年遇海上颶風,漂至台灣進而在南部定居。他以居民身分,以詩文記下台灣風土民情,因而有「海東文獻初祖」之稱,著有《文開文集》、《流寓考》、《臺灣賦》、《草木雜記》、《臺灣輿圖考》等書。他曾為避鄭經派人追捕之禍,而遁入今天高雄內門附近的羅漢門,後來在目加溜灣(今台南善化)落腳。老師介紹了幾則可能是沈光文暫居於羅漢門時期的詩文,藉此讓大家了解他一面觀察台灣風俗特色,一面抒發無法歸鄉之感的詩文。
已當天末處,地亦近南交。欲雨虛帷潤,無家壯志拋。桐看幾落葉,燕記屢營巢。正作還鄉夢,虛窗竹亂敲。
〈山間〉之四──沈光文
✔️漢文化的生根與拓展──知縣宋永清的努力
「廟前有蓮花潭,為天然泮池。鳳山對峙,屏山左拱,龜山、鼓山右輔,形家稱為人文勝地。」
這是鳳山縣學廩生盧德嘉所著之《鳳山縣採訪冊》對於孔廟的地理位置描述。現在我們去到高雄左營或鳳山,仍可以在舊城與新城的範圍內看到古色古香的書院建築。老師引用上述句子,說明書院做為當時育養人才的重要文化設施;而藉相關詩文的記錄,可看到背後有那些幕後推手以詩記錄教育推廣的歷程。
老師點出巡臺御史黃淑璥、曾任台灣知府與台灣道兼提督學政的覺羅四明、臺灣府鳳山縣知縣宋永清、臺灣府鳳山縣知縣曹謹、來臺宦遊的朱仕玠、臺灣鳳山知縣曹謹幕僚的林樹梅等人,他們分別以巡視或派駐在地的身分,或以漢字滿文搭配繪圖記錄番社;或書寫鳳山八景詩、新署落成詩記錄任官生活與地景的變化。其中,曹謹應當最為高雄人所知,他便是鳳山曹公圳、曹公廟所紀念之人。
✔️本地文人到八景詩──卓肇昌與鳳山八景
隨著遷移入台的移民生活日漸穩定,在鳳山縣時期誕生本土文人群。其中屬左營舉人卓肇昌(鳳山縣)寫就最多八景詩,留下〈鼓山八景〉、〈龜山八景〉、〈鳳山八景〉作品,也曾參與編撰《重修鳳山縣志》。「八景詩畫」概念出自宋代宋迪「瀟湘八景」,日後成為一種為地方美景命名的方式;也是一種主政者宣示掌握的領土主權、型塑人民認知的途徑。
提到「鳳山八景」,老師以朱仕玠〈鳳山春雨〉、覺羅四明〈鳳岫春雨〉兩作說明。覺羅四明使用朱仕玠之詩作韻腳。可從內容看出,相同主題卻因兩者身分、性格產生描繪上之差異;這樣「同題共作」之方式,顯現出文人創作也許並不總是寂寞,他們以不同視角共構出一地之地景,在文字中交流、呈現多樣面貌。
✔️朱仕玠與《小琉球漫誌》
老師推薦若對17-19世紀臺灣人民的生活方式、臺灣當時山川、風土、鳥獸等樣貌好奇的朋友,可以去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文獻叢刊資料庫查閱朱仕玠《小琉球漫誌》全文,可從其中窺見當時臺灣生活實況。
✔️還想了解更多
若還想了解更多清代、日治時期的古典漢詩作品,可以查閱國立臺灣文學館出品製作的全臺詩資料庫,可檢索所蒐羅的全臺詩作品與臺灣詩社。施懿琳老師也曾主持此計畫。若想翻閱實體全臺詩作,高雄文學館二樓亦有館藏,可查閱截至目前出版的全臺詩作品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