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打開漢詩的方式──歷史人觀點看漢詩
講者│翁佳音
記錄日期│111.04.23
觀察員│潘憶玉
當天講座是老師以文學館事前的提問好奇歷史與漢詩有何關聯為引導,一步步引領大家思考我們如何記憶過去、歷史與文學的對話,以及歷史人的銳利之眼看見了什麼?
🙋🏻我們如何記憶過去?
原先向老師提問想以歷史學的視角,看外國人與漢人看台灣的差異,及古典漢詩是否具歷史意義來解讀台灣史的變遷。
翁佳音老師提醒,當我們回到該時空思考,一份外國人記載的航海日誌、宣教日記,都有其本身原始目的,有其各自的文獻價值,因為當下的漢人視角就縮限判斷是很可惜的。
那麼,文獻沒有記載的就不曾發生了嗎?
對老師而言,「文獻」不一定會把所有的事記下,因此透過其他途徑,比如傳說故事、文學作品,進行合理的推斷來補全失缺的線索,完全是有可能的。
歷史是「時間」的概念,在歷史論文中每時期都有要研究的事物;相較歷史論文,老師認為古典漢詩的題材具彈性許多,一個詩人的生活、旅程可以涵蓋歷史的景貌與複雜性,我們是在這時候,透過作品看出「歷史」變化。
在此老師點出事前提問的誤區──前人記憶過去,並非僅以國族或政治來記憶。以國族來敘述的「歷史」,是16世紀以來甚至是19世紀民族國家概念興起之後的事。保存這些個體的觀察與體驗將能形成我們對歷史不同層面的認知。
🔁歷史與文學的對話💭
歷史是一段不斷在變化的過程,需要透過探查 (istoria) 來了解,不同的領域會發展不一樣的變化,有時也會互相交集。歷史與文學便存在著這樣的關係,永遠不會分得清楚。比如說我們想了解高雄的自然環境歷史、族群生活史、區域街道史,除了一般的文獻材料外,也能從文人作者的古典漢詩作找到蛛絲馬跡。
佳音老師引劉家謀《海音詩》組詩中第三十首:
「張蓋途行禮自持,文公巾帽意猶遺;一開一闔尋常事,不覺民風已暗移。」
劉家謀在〈詩序〉中解釋婦女出門,會以傘自遮,曾作「含蕊傘」;像似漳州流行婦女出門面覆頭巾。藉此舉出以前婦女出門撐傘都不會全開,後來民風暗移,出門見傘有開有闔的景象開始常見。表達時人對於「撐傘」的認知變遷,從撐傘自遮、童謠中「三八仔才拿雨傘」,到吸收西洋人的認知──撐傘是高雅的象徵,將傘直接撐起。
此外,透過詩作,也可以捕捉台灣的聲色味、或者當年船民如何在海上冒險做生意,如何透過航海足跡遍布呂宋、日本或更遠之處。比起我們常聽到的械鬥、或移民歷史,詩人在各自的生命歷程體現個體眼見之情,並在不經意間留下生活的切片。
《海音詩》百首之三三記錄台灣的聲色味:「煙草檳榔遍幾家,金錢不惜擲泥沙;夕陽門巷香風送,揀得一籃鷹爪花。」其〈詩序〉:「婦女吸生煙、喫檳榔,日夜不斷。若夫夕陽已西、初月欲上,賣花者盈門闌焉。茉莉四時常開,佛桑、含笑、睡香、月桂、鷹爪蘭之類,流香送馥,簇擁烏雲,不惜青蚨一擲也;日費蓋不止杖頭矣。」
《海音詩》百首之十九記錄時人從事海上投機冒險生意:「鹿耳門前礁石多,張帆尚未出滄波;賒來水利重添載,一夜飄流付孟婆。」其〈詩序〉:「內港多礁石,舟未出洋遇風輒碎。以金貸商船,置貨往北洋,每番鏹百圓取二十圓、十八圓不等;由廈兌臺,每百圓亦取五、六圓或八、九圓,曰『水利』。風水不虞,並母錢沒焉。貸於本處者,曰『山單』;每百圓唯取二、三圓,不包定風水也。」
老師也提醒,思考歷史與過去文化要注意,以前時代演變並不像現代事物更新那麼快速,一年就出現一代新IPHONE,因此在思考過去景況時,需把時間跨度想的再大一些,亦即300年前與200年前所發生之情景有可能還是相似的。
🧭歷史人的銳利之眼👀
翁佳音老師說,漢詩是自古迄今的「表現」文體,所以也是「文獻」,也是「史料」。而歷史的價值判斷會一再更新,主題、關注點也在流動,從中了解詩人當時的歷史觀點也是重要的。
老師從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的角度切入,詩作相對於歷史,講求普世大眾、精彩,有助於被記憶、傳誦;歷史不會重演,一定有其殊異,強調特色/個體。因此文獻、檔案會隨著時代、觀點的變遷,而重新被解讀,所產出新的觀點則將視讀者的接受程度而被選擇留下或淘汰。
本場翁佳音老師也提到詩人沈光文,並以歷史分析沈光文遇颶風來台之前因。老師曾在2013年的《文史台灣學報》寫過一篇〈史實與詩:明末清初流寓文人沈光文的虛與實〉;亦推薦大家閱讀沈光文的相關作品。本次引〈平臺灣序〉為例帶大家一覽當年所曾書寫之臺灣景象:「鯽魚潭可饒千金之利,打鼓澳能生三倍之財⋯⋯北線尾夜靜潮平,月沉水鏡;下港岡春明谷秀,樹綴紅粧。中樓仔環縝輕烟,桶盤棧低縈淺霧。⋯⋯猴悶 疊嶂,穿獮猴之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