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時代、性別與風土──日治時期臺灣古典詩的多元風貌
講者│廖振富
記錄日期│111.06.11
觀察員│潘憶玉
講座由廖振富老師帶來日治時期臺灣古典詩的多元風貌,以三大主題「地方風土、社會運動、女性詩人」跟大家分享。老師先從「漢詩」的名稱與其興盛原因開始介紹。
﹝為什麼叫漢詩?﹞
有時我們可以看到資料稱「台灣古典詩」為「漢詩」,這是日本人對古典詩的稱呼,是指用「漢字」寫的詩。漢詩出現在台灣日治時期,是因為日本本身具上千年的漢學淵源,我們也能從現代日文中看到假名夾有漢字。(雖然這些漢字意義已不見得與中文相同。)日本人理解這些漢詩文是以「訓讀體」的方式閱讀,因此雖然台日語言不通,但可以依靠漢字互相理解。
﹝漢詩昌盛的起因﹞
在台灣人以武力抗日折損慘重後,其他有志之士便在尋找其他方法突破;而日本人則在想方設法收買台灣人的心,他們知道不能光靠槍枝拳頭,也需運用溫和手段,所以日人想到移植日本本土的漢學,加上許多來自日本的各級官員、記者、各界人士也相繼來到台灣,他們都有涉獵漢詩文,讓日本人與台灣人因因為漢詩產生交集,企圖弭平台日之間的殖民溝壑。
在當時,日人不僅自組日本人詩社,並開始與台灣人交流唱和,也允許台人籌組詩社。而有些台灣人擔心日本人統治台灣的時間一長,漢詩文漸漸被壓迫、被取消,因此也樂意成立詩社,以此維繫漢詩文。就這樣台人與日人私心裡都有各自想達成的目的,形成複雜的關係,「漢詩」透過漢文的交流因而盛行,使得詩社數量日益增長,「詩人」也成為一種身分的表徵。因此在日治時代也產出為數不少的詩作,形成多元豐富的主題。
● 日治時期臺灣古典詩的多元風貌之「風土旅行」
殖民體制下,日本人帶來許多現代化的建設,其中,縱貫鐵路的營運使島內人民的移動增加便利性,旅遊風氣大盛,因而出現許多描寫地方風土的古典詩。
老師今天以鵝鑾鼻燈臺、旗後、關子嶺三個景點向大家分享,並介紹後藤新平、黃欣、林朝崧、黃金川四位詩家。
鵝鑾鼻燈臺是日本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曾在1904年到台灣南部巡視,作兩首〈鵝鑾鼻燈臺〉:「岬角鸞喚(呼)欲譍,高臺築在碧雲層。波光月色任明滅,不夜乾坤無盡燈。」、「照從鶤路到鵬程,不負東洋第一名。天半孤燈光四照,南方卻見北辰明。」展現統治政權來到台灣最南方,氣勢萬千的居高眺望層雲、大海;並描繪鵝鑾鼻燈塔為船民照燈、指引方向的重要任務。
還有台南仕紳黃欣投稿在1926年的《臺灣日日新報》的詩作〈登鵝鑾鼻燈臺〉:「鑾鼻天南一鏡開,燈光萬丈獨登臺。不知今古濤聲吼,送盡興亡照幾回。」詩中以歷史興亡對照大自然變遷,發揮詩作的聯想特性,書及對台灣歷史身世的感慨。兩個人同樣以「鵝鑾鼻燈臺」為題,不過因身處立場的差異,形成不同的詮釋角度。
此時期台灣人所書寫的漢詩多半需以台語吟誦,才能感覺到詩作的韻味與節奏。
旗後則是選了櫟社創辦人林朝崧1907年來到南部旅遊所寫的作品〈旗後作〉組詩:
小小旗山對鼓山,夜潮來往兩崖間。
月斜人語菰蒲岸,知是漁舟港口還。
渫港機關響海邊,如聞龍骨轉秋田。
君看細草淤泥地,明歲能容萬斛船。
埠頭經始未成功,估客帆檣泊港中。
自與葫蘆通鐵道,米糖輸出勝基隆。
他來的這時高雄港尚在興建(1908年完工),因此他以「君看細草淤泥地,明歲能容萬斛船」等句描寫 #高雄港開港前 的過程,可作為高雄港史料參考之材料。
關子嶺是日治時代便有名氣的溫泉,老師引介黃金川的〈重遊關子嶺〉一詩,透過老師的吟誦,感受黃金川詩作中優雅閒適的節奏與文字,一窺當時詩人的心境。
○ 日治時期臺灣古典詩的多元風貌之「社會運動」
台灣人武裝抗日未果之後,又有一批知識分子與仕紳們發起在體制內的文化抗爭運動,首先是在1920年在日本東京由台灣留日學生發起「新民會」,在台灣的知識分子則成立「台灣文化協會」舉辦活動,發行政治運動與文化啟蒙的刊物,進一步呼籲「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新民會」成員多是家裡可以負擔出國留學費用的青年菁英,因此他們回台灣之後也多成為社會中堅分子。除了年輕一輩之外,亦有林獻堂、蔡惠如等較年長者,他們都具有舊學背景。
這個年代,新文學正漸漸嶄露頭角,而部分具家學傳統的台灣人仍在幼時受過舊文學的教育,他們亦是社會運動的領導者,振富老師介紹了霧峰林家的林幼春、林獻堂、台中櫟社的成員蔡惠如、賴和四人,他們如何藉詩作闡發革命之心,期待民心覺醒,一同對抗殖民強權。介紹林幼春的詩作〈送蔡培火、蔣渭水、陳逢源三君之京〉:「一往情深是此行,中流擊楫意難平。風吹易水衝冠髮,人唱陽關勸酒聲。意外鯤鵬多變化,眼中人獸漫縱橫。臨歧一掬男兒淚,願為同胞倒海傾。」這是1923年蔡、蔣、陳三人為議會請願運動代表,準備前往日本進行第三次請願,林幼春為此而寫。老師更是以台語吟唱賴和的詩作〈出獄歸家〉:「莽莽乾坤舉目非,此身拚與世相違。誰知到處人爭看,反似沙場戰勝歸。」讓聽眾想像詩人創作的臺語頓挫與聲腔,也了解詩人賴和對於自己在出獄時看到大家爭看自己的情景,對於民心的覺醒感到欣慰,也暗自惕勵自己即使力小微薄,也要盡力改善台灣人受到壓迫之苦。
想看更多台灣文化協會時期的台灣詩作,可以找來廖振富老師所編選的《文協精神臺灣詩》讀讀看唷!
●日治時期臺灣古典詩的多元風貌之「女性詩人」
這時期不僅出現更多現代化的事物,新時代的思想也傳入台灣。時代的風氣使得略有家底的家庭願意讓家中的女孩習字讀書,使得當時開始有少數女性有受教育的機會。那天在問答時間,有聽眾問起老師為何要強調女性詩人?這正恰好說明過去社會對於女性受教育的意識才剛興起,提醒我們當時女性受教育的比例仍低,需特別了解這時期女性吸收思想、知識的內容與想法。
老師選擇石中英、蔡旨禪、黃金川三位詩人的詩作與大家分享,以這三位女性在當時身處的位置與其詩作,展現女子面臨自身命運所展現的不同層次。
石中英原先嫁給一位鹿港詩人作為續絃,七年後離婚,並在詩刊上公開發表離婚宣言四首〈將離緣有感〉,列其第四首:「君既無良願早休,有凰自有鳳相求。殷勤蘊蓄琴書力,何患前途志未酬。」造成一時轟動,打破傳統社會對於婚姻必須從一而終的認知,選擇離婚。後來也在多年後,覓得下一段更好的姻緣。
這些女性詩人雖然數量不多,但她們也極力建立屬於自己的社群、互相切磋,在1930年10月,石中英與其他台南女詩人們一同成立「香芸吟社」(又稱芸香吟社),還決議要參加「全島聯吟大會」。
老師另藉蔡旨禪〈自題小像〉、〈誓志〉、〈有懷〉三首詩,介紹其作品文字好讀,女性意識突出,不將外貌視為唯一價值,展現她對於自身才思的自信,與對於當時代輕看女性的想法。
無將比擬玉芙蓉,阿娜柔枝塵不封。
將貌比花儂未及,花無才思不如儂。──〈自題小像〉
厭聽志弱是釵裙,發憤攻書期出群。
不怕養親惟白手,終身計也舌耕耘。──〈誓志〉
出頭女界正芽萌,詎忍無才過此生。
昂首高歌天際上,撫膺一嘯彩虹橫。──〈有懷〉
蔡旨禪為報答父母之恩,9歲開始親近佛法,長齋禮佛,終身不嫁。曾在澎湖詩人陳錫如帳下學習漢學;亦曾受霧峰林家之聘請,擔任家庭教師。
黃金川則是有天才少女之稱,少女時期其詩作便秀異於他人,哥哥黃朝琴還幫她將詩作帶去中國上海出版成《金川詩草》,是第一位出版詩集的女詩人。嫁入高雄陳家後,便很少再有詩作產出。老師以黃金川18歲所寫〈女學生〉一詩:「詎甘繡閣久埋頭,負笈京師萬里遊。雌伏胸愁無點墨,雄飛跡可遍寰球。書深莫被文明誤,學苦須從哲理求。安得女權平等日,漫將天賦付東流。」展現黃金川之心志喟嘆當時女性受到的種種限制,受教育機會稀少、無法如男性可出外拓展眼界,詩句以「安得女權平等日,漫將天賦付東流」可惜當時無法爭得女性的權益,即使有其天賦也無發揮之處。以〈雜詠〉一詩「可憐無用女兒身,千古含冤志莫伸」展現黃金川婚後被束縛的感嘆。
從這三位女性詩人可以看到三種層次,既有石中英對抗社會價值觀,在婚姻中勇於喊停、或蔡旨禪選擇不往婚姻之路前進,也有黃金川再有才學,仍被婚姻束縛無從脫身。他們各自以詩文展現其才學過人之處,也彰顯當時代的社會價值正在鬆動,與女性自身思想勃發之時刻。
最後,老師以「欲知臺灣事,請讀臺灣詩。」鼓勵大家去除陌生、偏見,嘗試接觸、閱讀台灣的古典詩作。「台灣的古典詩」具備多元欣賞的價值,可以促發我們對台灣想像的理解。在問答時間,老師更進一步提出在日治時代以後,臺灣的古典漢詩繁不勝數,因此期待有更多人加入閱讀、挖掘漢詩的行列,老師說這就像淘金一樣,有越多人投入便有機會再挖出尚不為人知、精彩的詩作;且可以發展出更多不同方向、主題的分類,完善臺灣古典詩作的內容與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