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文學主題沙龍】活動記錄│第五場:臺灣古典詩壇的戰後二十年──兼論鯤南詩苑對高雄文學的意義│講者:黃美娥

 


講題│臺灣古典詩壇的戰後二十年──兼論鯤南詩苑對高雄文學的意義

講者│黃美娥

記錄日期│111.06.25

觀察員│潘憶玉

 

由黃美娥老師以「戰後二十年的台灣古典文學」為主題,從戰後台灣古典詩壇狀態、詩刊,介紹到靈魂人物曾今可、于右任等人如何與台灣古典文人互動,再提及戰後高雄的詩刊《鯤南詩苑》與曾今可的關係。

老師提到一般認為日治末期舊文學開始不如以往,新文學漸而興起,如此二元分立,將忽略舊文學面臨日本殖民政權帶來現代化之後,在作品中所做的調整與對現代化的觀察。亦即舊文學並非一味守舊,它在有限的格律中,展現對現代化事物的吸納。舊文學在戰後究竟是什麼情況呢?

 

🕰為什麼是戰後二十年?

戰後台灣文學的發展,新文學是很重要的一塊,而古典文學也不容忽略。1945年,此時古典文人尚未能與新外來者以語言順暢溝通,但文字上跟中國漢文相通,這與之前日本初抵台灣面臨相似狀況,多了些熟悉感。

之後迎來書法大家于右任自中國來到臺灣,以其聲望、地位支持傳統古典文學;1964年,于右任逝世,昭告傳統的終結,時代在時勢所趨下逐漸由新文學接管,發出新聲。此間20年,古典文學仍然活躍,無論是外來者或是臺灣人,仍然辦報發刊,堅守以詩言志的本心。

觀察戰後台灣古典文學,可以從戰後台灣新文學切入,看古典文學受到的影響與變化。老師將層層遞進,針對戰後初期臺灣文學與文化的幾個議題、戰後臺灣古典詩壇概況、《鯤南詩苑》對高雄文學的意義等面向,推引戰後台灣古典文學的全貌。

 

古典文學戰後二十年在台灣的地位與評價問題

📝 戰後初期的台灣文學與文化重要議題

1. 臺灣光復與報刊熱潮:當時稱呼「臺灣光復」的語境之下,臺灣人一開始相當歡迎新政權的到來,老師引用新竹畫家鄭世璠回憶《新新》雜誌創刊背景,闡述台灣人抱著興奮與愛國熱情拼命學習國語之況。臺灣的知識分子相信接下來將比日治時代自由,可以自由發表言論、對國家的看法與想像,因此戰後初期各式報刊的創辦蔚為風潮。

老師也提出曾在日治時期發生新舊文學論爭的不同陣營作者,在戰後初期放下對彼此的意見,不分新舊雅俗皆為刊物寫稿,使得各類型作品可以在同一刊物上呈現。比如,《新風》雜誌上的作者就有新文學陣營的黃得時、龍瑛宗,舊文學則有賴子清等人,通俗小說家吳漫沙。

並從雜誌內容安排看出「臺灣文學知識生產系統」的改變,不再專門介紹日本文學,轉以發揚民族思想、宣傳祖國文化為宗旨;在廢日文欄以前,仍兼容日文文藝創作,偶而引介、翻譯日本之文學。因此可以看到戰前至戰後,臺灣人的狀態是延續性的接承時代轉換。

 

2. 三民主義思潮與臺灣文學:前一代日人鼓吹「文章報國」,書寫激勵人心的文章為前線助威;1945年之後則隨著孫中山提出的三民主義說、文化運動,出現許多與新生活運動、新文化建設有關的刊物。比如《大同》、《時潮》雜誌。三民主義的意識形態進而轉化成為作家實際創作的養分跟立場,作家根據自身理念選擇,比如楊逵、龍瑛宗以「人民至上」,追隨民主主義;曾今可以建國工作為主,奉行民族主義,各自形成立場。

 

3. 國語運動與臺灣文學:國民政府遷台後施行「國語政策」,設立「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在各區設立國語推行所、在黨政軍系統推行國語運動。執政者陳儀還將國語學習綁上民族主義與學校教育,說出一年內,希望全台所有師生「大概能說國語,通國文,懂國史」。中間歷經討論如何才能學會國語、國語和國文的斷裂問題。

臺灣本土文人對國語的想法從楊逵說出「光復以來快三年了,應要重振的臺灣文學界卻還消沉的可憐⋯⋯以中文就很難充分表達我們的意思了」,表示臺灣人尚無法這麼快對國文有所認識,還在適應過渡期,更何況需產出結合想法、創意的創作。相較日文系統的作家,有中文讀寫能力,曾接觸北京白話文的作家如張我軍在銜接上就比較不困難。

漢文系統的作家自認是「知祖國文字」的,然而有人提出「知祖國文字」就等於「識國語」嗎?知漢文並不等同識國語,雖漢文與國語「同文」,然而在聲音、文體、時代,漢文是不能與之相同的。此時亦彰顯出「古典文學」與國語白話文文學在此劃出一條鴻溝。

 

4. 戰後初期的魯迅熱潮:延續日治時代末的左翼思想,臺灣詮釋魯迅的角度各不同,有楊逵以社會主義精神、有許壽裳抗戰民族精神、有下村作次郎以魯迅文章為國語文學習典範。此時也有反魯文學的文章出現,形成左右翼文學對壘。

 

古典文學在文學史中與新文學的競爭

🍵 戰後初期臺灣古典詩壇

前面提到,戰後初期的報刊相當活躍多元,因此古典詩人也多在報紙場域活躍。起初報刊的創作主力多為外省文人,本省文人數量到後來才增加。此時活躍的臺灣詩人有賴子清、魏清德、陳逢源、張達修等人。1946年由新竹聯吟會成員創辦《心聲》,延續日治詩學命脈及1948年台灣省詩學研究會的刊物《臺灣詩學》,是戰後初期具代表性的詩刊。

1947年發生二二八事件,全島陷入程度不一的恐慌、社會景況停頓。即使本省與外省文人,看待此事件的立場不同,但此時的詩社活動不約而同皆暫緩不辦、刊物也都停刊。等到隔年,社會氛圍漸漸穩定,古典文學詩歌才又慢慢復甦。前述提及的《臺灣詩學》便是在隔年創辦,為了革擊缽吟之弊,提出詩學理論,是一本刊載本土詩人作品為主的刊物。然僅發行二期。

 

○本省與外省文人的交流橋梁──曾今可

曾今可是從中國來台的文人,在台灣文人與外省文人交流、往來的過程中,他扮演橋樑的角色。曾今可過去在中國上海時曾與魯迅筆戰,後前往日本唸書。曾今可曾任臺灣省行政幹部訓練團講師,學員來自各處,也會到處旅遊,有機會以此建立人脈基礎。比如他認識了林獻堂,並在日後保持友好往來。

曾今可在1946年曾投報抨擊走私問題,被陳儀政府逮捕。曾主編《正氣月刊》、《建國月刊》,又主編《臺灣詩報》。老師帶我們從刊物目錄上看到原本《建國月刊》上「臺灣詩壇」僅占一條版面,到了《臺灣詩報》全刊皆刊載詩詞作品。後來出現《臺灣詩壇》是唯一全臺性的定期詩報。

《臺灣詩報》似有延續日治時期《詩報》之風,其中成員既有本土文人、外省人士,美娥老師認為是從日治時代到戰後初期的轉變可以從該刊物中,看到由「台灣詩人與自中國來台的詩人重新結構化的臺灣詩壇」。

 

○曾今可如何贏得本土文人的信任?

老師認為因為曾今可同樣對陳儀政府不滿、寫文抨擊,在本土文人看來是站在同一陣線,且曾今可曾前往日本唸書,熟習日文又會台語,容易跟台灣文人產生共鳴的話題。另外便是曾今可肯定台灣古典詩人與詩作超越新詩,因此更能使台灣古典詩人願意與之親近。他本人廣闊的交遊關係,也使得古典詩壇在有重要聚會時,能夠藉他人脈號召有力人物,為古典文學撐腰。

曾今可當時支持古典文學有幾項論點:他認為舊詩在戰後台灣的意義勝過新詩,仍有保留與發展的必要性。古典詩人是社會的力量,政府與人民的橋樑,而他認為新詩暫時還無法勝任。他也極力使舊詩有曝光機會,與官方產生連結,比如在194610月時號召眾人以古典詩為總統祝壽、1948年倡議舉辦第一次全台詩人大會。在194910月于右任來台後,曾今可便力邀于右任出席參與各種詩會活動,使當時古典詩風氣蔚為一時。

 

○支持台灣古典文壇的于右任

透過前述可以窺得于右任來台前台灣文學場域的相關情形。于右任來台之後,對於台灣古典文人有什麼影響,他逝世之後為何使得古典文學也漸漸失勢呢?

于右任是民國重要文人,被認為是孫中山革命精神的承繼者,是中華民國的建國元老之一。曾擔任台灣的監察院長;亦曾在1955年獲頒教育部詩歌文藝獎章。于右任來台出席不僅受聘擔任《臺灣詩壇》的顧問、名譽社長,亦受邀出席各類詩會,擔任詩會活動發起人。當時在外來詩人眼中,透過詩會的舉辦可以移植、傳播中華文化,連結歷史記憶,並對台灣人展現文化儀式/同源傳統。老師也分享許多張于右任出席參與詩會聚會的合照。

于右任曾提倡「詩韻改革」,在國語運動政策之下,主張以國語押韻,但是並未成功;也在尋找詩體解放與實踐的可能。因于右任在台的這段時間扮演的角色,可以說是古典文壇的靈魂人物,因此在他去世後,便被稱為是「傳統的總結、時代的邅替」,古典文學之勢漸漸衰退。

從魯迅到于右任,看新舊文學地位的消長。在臺灣,魯迅的作品、思想曾被推崇一時,更被視為是白話文的典範,但因為魯迅左翼的思想,並不被容於台灣,台灣整體風氣從「尊魯」到「反魯」。然而反魯並不影響白話文學的成長,白話文學以其他形式潛伏。反魯同時,台灣也在「尊于」,舊詩藉此穩住搖搖欲墜的地位。直到于右任去世之後,台灣仍因反共反左而反魯,然而新文學也正在茁壯,舊文學因而漸漸失勢。

 

○《鯤南詩苑》在高雄

1956年,由曾今可擔任高雄詩刊《鯤南詩苑》的社長。起因來自1955年曾今可在詩人節時出席一場台南的詩人大會。當時高屏三縣市聯吟會決議要籌辦《鯤南詩苑》月刊,並邀請曾今可擔任社長,因曾今可遠居台北,所以社務皆由副社長陳皆興、發行人兼主編沈達夫負責。

設刊意義在於當時台中、台北已有一至兩家詩刊,獨獨南部尚未出現。為了讓南部吟友,有一個互相交流、觀摩、投稿的平台,因而誕生。在創刊號,由嘉義詩人李德和〈贈今可可亭正副社長〉一詩可看到:「地成鼎足北中南,詩苑佳音數出三。」這句可以看到當時《鯤南詩苑》是被期許與北部、中部共成三足,撐起詩壇的。老師也分享幾篇剪報,都是當年曾今可在《鯤南詩苑》所刊之詩,皆為在南部遊歷有感之詩。

 

美娥老師在講座開始,便提及古典文學在台灣發展極為長遠,也累積一定數量文獻史料,然而仍缺乏研究人才,更別說高雄的古典文學研究,也少人涉足,因此老師最後也鼓勵同學或有志者可因自己的興趣或涉獵範圍,為台灣的古典文學累積更多研究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