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經典文學】《圍城》人物登場(下半場)及賞析_高雄第一社區大學X高雄文學館

《圍城》人物登場(下半場)及賞析 

課程日期:112.05.16

講師/記錄:邱瓊慧

 

     課程由家治的分享開始,家治分享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情感世界:相惜之時如塵埃中開出的花;相離時,這花不再芬芳僅是凋萎。以《圍城》方鴻漸婚後憶及往事:「有幾個死掉的自己埋葬在記憶裡,立碑志墓,偶一憑弔,像對唐曉芙的一番情感。」的「死掉的自己」相呼應。家治又舉了幾處錢鍾書描寫三閭大學的校長任聘的諷刺文字,此引出下半場人物登場。


  三閭大學是一個文士粉墨登場的舞台:校長高松年是個道貌岸然、酒色之徒的偽君子;李梅亭滿口仁義道德、滿腹男盜女娼的半舊遺老;陸子瀟、顧爾謙專事吹拍、淺薄猥瑣的勢利小人;韓學愈外形木訥,實是偽造學歷、招搖撞騙的假洋博士;汪處厚是依附官僚、謀取職位、實意在結黨自固。演出人事糾紛、職場排擠、情場競爭、例行公事、謠諑誹謗、陰謀詭計、明爭暗鬥的戲碼。


  隨著主角方鴻漸離開三閭大學,走入方鴻漸的婚姻生活,他是在別人的推波助瀾下娶嬌弱深沉、很有心計的孫柔嘉為妻,離開教職的方鴻漸陷入失業前途的焦慮,他的家庭生活也陷入婆媳、翁婿、妯娌、親朋、主僕之間的糾結裡有解體危機,他面臨再次的失業,未來仍舊茫然。


  如果將《圍城》分四部分:第一部為榮歸與情愛的虛假、第二部為赴教職的艱辛行旅、第三部為三閭大學的人際糾葛、第四部為婚姻關係的複雜人際。從這四部分來省思「圍城的核心是什麼?」「圍城是怎樣圍成的?」「主角為何衝出一個“圍城”,又來到一個“圍城”的入口?」


  聯想共讀卡夫卡《城堡》時,以作者喜愛的哲學家尼采思想來詮釋,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提到「末等人」的行為思想是不知愛、不知創造、不知渴望,大地變小,自以為發現幸福,以愛鄰人作為依賴溫暖的需要,小心翼翼生活著,只想舒服地生活著,工作只是消遣,只允許同感的人的存在,是抱守著僵死的觀念及固化價值體系的人,尼采說他們是「末等人」。這說法與錢鍾書諷刺文學裡一群被動的、無能的、意志不堅定的、經不住誘惑、缺乏應有的理性、信仰、熱情和力量的精英知識分子是相同的,庸常成了生命的悲劇,徒勞是生命的尾聲。


  小説最終在一陣老式自鳴鐘的“當、當……”聲中結束。似乎敲打著所有的荒謬都在時間之外的諷刺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