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記錄】2020「點燃學聲之後」系列:對談講座|4/12從公共書寫到媒體經營

 








活動日期:2020/04/12~

活動地點:一樓大廳

主辦單位:高雄文學館


▌前言:撐傘者和觀看者的行動差異


3月28日文學書房開展後,為參觀者導覽時,總不忘反問對於展覽產生的心得,整理這些回饋,以便作為後續對談講座、讀書會的基礎。4月11日,首場對談講座的前一天,有人來到「點燃學聲之後」刊物回顧展參觀,其中有參與過《諫燈》團隊的成員,也有在高中時聽說過這份刊物,當年潛水觀察其他學校回應社會議題的行動、投票的同學。由於他們不克參加第二天的講座才決定提前來參觀,我記下了一些回饋和問題,以及展覽讓他們回想起的高中校園「朝會撐傘」事件:


「……這件事不是發生在我們學校,我是聽說的。別的學校在朝會的時候,有一小撮人吧,就大家帶著傘,主任在上面報告,他們一下子一起撐開了傘。聽到不覺得很有畫面嗎?妳想想看喔,三千人的場合,就算只是撐起一把傘,那種力度!當時,主要是高雄中學吧,經常會聽說他們針對各種校園中不合理現象的反應,做出一些行動,都不一定很大的動作,也可能只是臉書上辦個兩張照片的投票活動,但他們提出的事情,都是平常覺得有點爭議性,卻沒有想到可以聚焦的問題。而我們雖然不是發起者,但覺得有道理的也會響應,響應的時候,其實也讓我們產生了自己是叛逆孩子的身份認同啦!」


「……當然,妳說撐傘這種事情。實際上發生時,可能會出現不同的聲音,也許有些人會覺得沒有必要引起事端,甚至有的同學搞不好覺得這很蠢,但那就是一個我們沒有想到的事情!教官們會在朝會的時候說,你們有甚麼好嫌的,我也是站在這邊,跟大家一起曬太陽,聽起來好像很追求公平,其實是莫名其妙。所以撐傘的事件,對於聽到的人來說,就是直接指出不合理的地方,一種震撼的感覺。」


4月12日的對談講座中,主持人重述「朝會撐傘」的故事,讓對談講者許伯崧回憶起,他曾經做過一個校園「升旗台」的觀察系列,指出校園中的升旗台實際是某種暴力的存在:升旗台上是有著表揚和規訓的發號施令,它切割並決定了校園的空間規劃,將以學習、超越為核心的場域,矮化為將人的精神依據既定秩序調配整齊的空間。而另一位對談講者翁鈺清也回憶起,就讀高中人社班級時,老師曾以輔助學習為出發點,事前準備、分配應該由學生發起研究議題的小論文題目,或者,為了合理化要求同學一起為長官會議進行才藝表演的額外練習,將歡迎同學的聚餐活動包裝在同一個行程中。她意識到過去無論是跟師長的溝通,或者請假進行消極的抵抗,即使擁有《諫燈》這樣獨立出版的學生刊物書寫經驗,生命中還是有種種事件,她是以非常個人化的方式消化跟處理。


許多問題現身的時候,未必擁有足夠的線索,這些零零總總、沿著體制生長的謬誤,都在等待一個「撐傘的人」決定將論點公諸於世,開啟一個事件點破它的不合理。相對於個人書寫,公共書寫就是撐起一把傘,讓其他人看見它。於是,作為觀看的人,我們也就此開啟了解讀的行動。


▌「閱讀」與「媒體」

 

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是不斷更新「閱讀」定義的行動者。

 

過去,我們曾經使用「書本」作為「閱讀」最主要的媒體、必備的媒介,資訊透過書本這樣的媒體進入我們的意識之中,進行交流。如今,書本不是交流唯一的媒體形式,「閱讀」卻更深刻的嵌入我們的生活,我們已在不知不覺中,閱讀的比過去更多、更廣,只是觸及的媒體從實體書籍,添增了更多不同的類型。不同媒介的觸及和轉換,使得資訊流淌在沒有指定實體的「媒體」之間。

 

意外,但也不意外的是,「空間」當然也可以是一種閱讀「媒體」!


高雄文學館作為地方文化館,除了典藏高雄作家的作品,也是諸多個人書寫的重要成果,從圖書館到博物館,從實體書本館藏的整理,到更新市民閱讀體驗、書寫參與,除了空間本體的營運,另一個目標是社群的凝聚,也就是,邀請市民一起建立「屬於我們的文學館」。


但是,具體怎麼做呢?對此,我們透過不同活動,啟動「媒體識讀」的對話邀約!


為了逐步提出這個邀請,並且讓大家能夠實際參與媒體的建置和變化,高雄文學館將文學推廣分出不同路線,丟出議題,建立大家對話的場域,並且鼓勵書寫。個人的主體性,是面對社會多種複合資訊的有意選擇,而書寫作為一種「對話」形式,先是與內在的自己對話。最終,以思考整合為前提,互動和影響為目標,「對話」也將成為公共書寫的基礎之一。

 

▌從公共書寫到媒體經營


4月12日「點燃學聲之後」系列的對談講座「從公共書寫到媒體經營」,邀請到兩位講者:鳴人堂主編許伯崧和曾參與文學書房展覽刊物《諫燈》的翁鈺清。兩人分別提供公共媒體經營和學生刊物經營的兩種個體經驗。

 

●議題凝聚:「即效性」與「永續性」

 

許伯崧認為,從根本來說,「公共性」是一種虛構的想像。媒體經營的時候,依據這種想像,需要不斷跟上「大敘事核心」的徵兆,選擇回應議題或創造議題。他當然會期待自己營運的媒體,能夠扮演「引導」、「改變」議題的角色,也就是對於這種大敘事核心的自我修正。議題凝聚的整體,其實就是各方回應的總和。


翁鈺清回憶,學生媒體關注的事物,往往是從一個小型的校園議題開始,為了釐清切身相關的事件,又慢慢透過關聯性,接觸到校外世界。這個由小見大的過程,他們可以花上非常多的時間,從現象觀察、不平之鳴、權利推動,慢慢發現社會的結構,也才意識到事件可以從不同的「議題」切入。

 

這兩種差異的基礎在於,個人意義探尋和媒體營運的包袱不同,一個靠流量維生,另一個則能施力在內容的彙整,可以用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收集資料、書寫想法。當我們可以從中發現,價值追求的「即效性」與「永續性」差異。


高雄文學館做為一個媒體營運,也將針對文學熱點和文學創作兩種資訊差異,透過不同空間媒介的結構設定,予以適合的呈現方案。「即效性」會發生在我們隨時回應當前文學的發展,以及不斷消逝的熱點,需要產出每一個階段性的成果,這是議題範圍的縮限,可是也同時用空間錨定了時代在有限時間中的文學想像和需求。然而,當我們涉及「永續性」,亦即定義的擴充與發展潛力,當文學引導人們探索創作議題的時候,創作者可以用去一生的時間確認跟凝聚他的核心,如前所述,創作者的個人書寫由小見大,將會是通往未來讀者的公共書寫基礎。


●解讀互動:「資訊判讀」與「信任關係」


許伯崧分析,我們往往將閱讀誤解為完全被動的接收資訊,但其實每一次,都會透過「動機」和「目的」,進行媒體判讀,當我們獲取的資訊與動機不符,就會連帶失去對媒體的信任關係,進而影響我們對媒體的解讀和反應。

 

翁鈺清則透過婚姻平權大平台的工作經驗,提出她對於信任關係的理解。在志工傳遞資訊的現場,她觀察出一種台灣文化特有的對話基礎為「互相」,除了經驗交換,需要透過付出/接受,才會產生認同感。


當我們已經準備好要接收資訊,資訊才能進來,一旦輸出方和接收方動機和目的不同的,就無法產生有意義的互動。這也是為什麼,媒體必須主動提出邀約,並透過對話、解讀的過程,做出供給和需求的判斷。建立信任關係之後,影響力會在彼此之間發酵,「對話」不是兩種意見的中立並呈,而是和而不同的互相參與。

 

●社群凝聚:「實驗成果」與「行動發生」


最後,讓我們回到本系列從策展核心提出的疑問:「點燃學聲之後」,我們將前往何方?


翁鈺清反思,「學生時期開始做媒體經營、文字撰寫,這樣的生命經歷到底乘載什麼樣的意義與影響?」過去的她作為媒介,可能成為其他同學們接觸社會議題的破口,也可能參與許多不同想法的激盪、自我反思與覺察的來來往往,更可能是在威權與制度的成長下開始的騷動不安。只要開放自己的大腦,讓自己被沖擊,期待能夠因此前往下一個不一樣的地方。


最後,當我們開始書寫,亦即,當我們來到產出的層面,許伯崧提出「對自己負責、對利害關係人負責、對議題負責」。聆聽、感受相對容易,但是未有記錄也就轉瞬即逝,當我們書寫,就會需要處理資訊判讀的內在糾結,也要堤防議題框架將自己導入誤區……從閱讀感知,到透過書寫的整理和表述,為個人的核心價值負責,或許,也就一步步前往公共書寫、媒體經營、凝聚社群。


高雄文學館「群聚˙實驗˙發生」的建置過程,需要大家的參與來造就「實驗」環節的種種變因:讓我們一起探索不同形態的媒體意義,並且創造全新的行動,讓文學在生活中發生。


 

▌記錄|F編_藍念初

高雄人。2014年以「現代詩的語言問題研究」畢業於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長期從事手繪、記錄、文字、跨領域藝術與聯覺的解讀和互譯工作,現為高雄文學館企劃專員,以文本分析、跨藝聯覺進行文學人體實驗、工作坊與專欄企劃。



▌點燃學聲之後系列活動:「舉燭學生記憶,尋覓學聲之芯」


●展 覽|03/28(六)起,每週二至週日開館期間,週一休館。

●主 題|《諫燈》刊物回顧展

●地 點|高雄文學館一樓文學書房


二○一二年由高中生創辦的獨立刊物《諫燈》,

一直致力於撰寫學生獨有的聲音。


在主觀歷程與旁觀角度之中來回,有關發聲的疑問不斷積累,我們決定層層拆解,尋覓「點燃學聲之後」是什麼呢?


●讀書會|5月、6月、7月、8月,每月一場,擇期公告。

●地 點|高雄文學館一樓咖啡空間


本系列讀書會以《諫燈》刊物文章為基底文本,延伸討論指定書目,由策展顧問張毓棻導讀,邀請當篇文章刊物《諫燈》撰稿人對話,共同交流書寫經驗、討論議題衍伸的可能性。


防疫期間,活動採預先報名制,讀書會成員可拿到復刻版《諫燈》,詳細場次、參加辦法與參加福利將陸續公佈,敬請關注「高雄文學館」臉書粉絲專頁、官網及「點燃學聲之後-諫燈x高雄文學館聯合展覽」臉書粉絲專頁、Instagram「lighter.2020」。


▌社群培力線


107年,高雄文學館曾以「讓青年文學發聲」系列和高雄中學「鼓在文學的風上」地下文學社團合作,辦理一樓小誌展區與《移望誌》刊物發表會,開啟了「社群培力線」。108年,辦理文學種子教師培訓營;107-108年暑期實習生培訓企劃,實習期間,各團隊從高雄文學核心理念出發,完成不同類型的階段性成果展覽。

 

109年,透過高中跨校學生社團「諫燈」的合作,團隊將透過展覽和讀書會,由撰寫刊物的「學聲」記者分享經驗、導讀延伸書目。另,也持續培訓、扶植跨領域藝文青年工作小組。


「社群培力線」以成為在地社群展示平台和資源合作為主軸,依據不同團體性質,擴增其他文學推廣路線的底蘊。《諫燈》以在地高中生撰寫高雄、校園、性別的主體性,本次合作中協助推廣「紀實寫作」,豐富高雄文學館「地方紀實線」資源,也培力更多民眾關注議題。期待更多田野調查、文獻研究團隊加入,在「紀實寫作」的基礎之上,高雄文學館更進一步想成為推動「地方紀實文學創作」的資源平台!

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