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記錄】2021年「目前狀況不宜脫身」文學改編系列|朱賢哲|角色對白與場景設計工作坊(進階)角色對白與場景建立







活動日期:2021/09/18~

活動地點:雲端

主辦單位:高雄文學館


本系列由原作者與戲劇改編創作者共同設計,經驗書寫與劇本創作的書寫工作坊,並以改編劇作〈目前狀況不宜脫身〉讀劇演出作結。最開始的經驗書寫,會讓我們聚焦在自己的經驗,嘗試用文字表達,試著了解小說的雛形。而初階書寫工作坊中,嘗試基礎的劇本書寫,透過小說關鍵字和人物的選擇,嘗試在維繫核心意義之下,打造基礎的對話。


創作時,我們會發生哪些事?


今天的課程一共分成三大主題,首先是一起回顧前面的課程。


劇本和小說不同,比起背景的鋪墊、氛圍的營造,更需要把主要概念題取出來,從數個不同的時間地點揀選具代表性,將之壓縮在一個時空裡面、用最重要的角色、最關鍵的對話來進行。畢竟這是一個可以在不同階段加入的書寫工作坊,不同階段的參與,也會影響不同的體驗。所以,對於觀念的理解程度,也可能因為互動、接觸對象不同,而產生新的詮釋。


回顧之後,是今天進階書寫的核心,一起討論什麼是「可以被演出的劇本」?並帶大家透過演員助教的讀劇示範,學習檢視,人物在場景中的每一個「行動」與「意圖」。


講師:朱賢哲

助教:周聖博(飾演A)蔡怡安(飾演B)


「創作時,我們會發生哪些事?」


對於沈信宏老師而言,小說創作,尤其是以自身的問題意識進行挖掘,最困擾的事情就是「繁瑣」。因此,創作就像是戴著問題過日子,透過這種積累,進入更多日常的細節,收集之後,全部用以對最核心的角色提出疑問。


對楊馨媛老師而言,基礎的劇本,需要關注的是對話的目的和功能。而對於朱賢哲老師來說,創作是相對自由的一件事、戲劇是一個共同的組成,所以他更希望帶著大家發現,透過討論、透過共同工作,我們是如何處理創作過程中的疑難雜症。


或許就是這樣,即使是線上課程,我們今天真的做到了學員們都非常及時加入討論的狀態。


不同創作載體,真的會構成創作的差異?


對於文學改編的初學者來說,很快會發現,小說原作蘊含的議題是很豐富的,場景也可以很自由的不斷跳躍。所以編劇時,還是會建議初學者,選擇跟自身生命經驗最有呼應的事情來作嘗試。一齣戲,不一定要完全再現小說中出現的每一個場景,選擇最有感覺的事件,可以集中,使得身為讀者,挖掘到的議題,能夠更聚焦、更清晰。


彷彿接龍的創作過程,劇作者應該要對劇本負起怎麼樣的責任?


「什麼是可以被演出的劇本?」


首先,面對這個提問,同學們紛紛提出自己猜想的意見,例如,場景跳躍數量龐大,造成執行挑戰,無法演出,又或者,原作小說的文字風格雕琢華麗,在轉換成口語的時候如果照樣呈現,可能讓觀眾不能理解.....等等。


令人意外的是,其實不同的原作限制,都有可能因為戲劇仰賴其他創作者的參與、透過其他人的創意,共同化不可能為可能的機會。如果是這樣,那麼,劇作者應該要對劇本負起怎麼樣的責任呢?


對於朱賢哲老師而言,他認為,檢驗角色的行動和意圖,就是編劇最重要的中作。只要角色的意圖改變,即使在同一個故事中,有十幾次不同方向的行動變化都是有可能的。而我們之所以可以跟上這種變化,正是編劇的功力和功課。


對於初學者,也有一個提醒,那就是,相對於行動意圖,用情緒指示角色是相對困難的,如果沒有事件和行動,就不會有情緒產生,例如,角色走在森林裡遇到熊,他往後跑。我們透過往後跑,可以去揣摩角色情緒可能是害怕,而不是描寫角色害怕,然後沒有指示角色作出任何行動。


沒想到讀劇居然會讓已經寫好文字的劇本,產生這麼多的可能性?


這時,我們進入第一段讀劇演出的示範。


A:你說謊。

B: 蛤?

A:你明明就有覺得怎麼樣,幹嘛不說清楚?

B:我為什麼要說,說了你又不喜歡聽。

A:你就是這樣,自以為高人一等。

B:你在說什麼啦?

A:有啊,自以為很懂別人,在心裡面自己評斷,然後又不說,也不給別人機會解釋。

B:你有想解釋嗎?


在第一個讀劇示範的版本中,助教們回饋自己第一次的內在設定,A(行動:挑起紛爭/意圖:不想被貼標籤)、B(行動:逃避對話/意圖:有所隱瞞)。聽完之後,朱賢哲老師再請他們更動意圖,而第二個版本,A(行動:想被對方安慰/意圖:彌補生活的失落)、B(行動:逃避對話/意圖:找機會說分手)。


再請學員回饋聽到兩個版本的感覺。有學員表示,A的第一個版本很兇,而第二個版本真的明顯弱了很多、有呈現出想討拍的心;也有學員透過讀劇,驚訝發現,沒想到讀劇竟然那麼困難,不同意圖,會導致完全不同的感覺!


但是,這否表示,編劇的工作,是要盡量消除這種差異的存在呢?


老師回饋:不是的,差距一定會存在,但是編劇確認意圖和行動的明晰度,是為了貫串劇本、提供劇本強壯的骨頭架構,讓演員們可以有清晰的空間創造新的可能性。


周聖博助教回饋:演員心中有一把尺,假設創作者是導演,我們可以彼此互相討論、拉鋸。我遇見的情況是,編劇通常會寫的中性、角色意圖藏得很深,但還是可以挖掘得出來,有點像前陣子流行的謎因:「一個再善良的人,還是有可能在別人的故事中是個壞人」。


神秘的停頓,可能會對劇本造成甚麼效果?


接下來老師分別給大家體驗非常長、難以聚焦的獨白,以及,劇本中使用括號(停頓)會帶來的效果:


B:我沒有。

A:你有。

B:你想要我怎麼做?

A:算了。

B:我怎麼做都是錯的,對吧?

A:對,因為你就看不起我,你覺得我低你一階。

B:嗯。

A:混蛋。

B:嗯。

(停頓)

B:我是混蛋,你也是混蛋,這樣我們扯平了。

A: 好啦,你高興就好。

B: 好啊。

(停頓)

A:你會想嗎?

B:不會。


在一段聽似難以化解的衝突對話過程,如果角色設定為(行動:停頓/意圖:為了讓衝突轉向)那麼,在上一段對話中,B就從冷淡的攻擊者,變成一個安慰者。


那麼,就來到以同學作業來進行讀劇的環節。


第一位同學Connie的作業相對完整,有明確的設定角色,並集中事件:


角色:我、媽媽、哥哥

事件:重男輕女

時間:除夕夜團圓飯前

地點:老家的廚房


媽媽:妳看看妳,在國外待好幾年了還笨手笨腳,連菜都不會切。

我:對,我就這樣。(切菜動作停頓)媽媽:走開走開,我來還比較快。

我: (重新開始切菜,動作加快)

哥哥:還要多久啊,好餓。

媽媽:都怪你妹,動作慢吞吞。

哥哥: 吼,快點啦。

我:你行你來啊!

哥哥:這不在我的管轄範圍

我:那也不在我的。

媽媽:妳說甚麼話,好好一個女人家不管廚房要管哪裡?結了婚誰煮菜?怎麼這樣跟哥哥講話?

我:對,都是我的錯。


朱賢哲老師的回饋是,這個段落需要更多舞台指示動作,讓媽媽的角色更立體。不過,像是「我」的(切菜動作加快),就可以看出,這個角色的立體度。然而,對助教的讀劇詮釋,Connie同學提出了像導演那樣的要求,希望「我更弱,媽媽的態度更雞婆、更讓人不舒服。」


於是,我們就針對被觸發的渴望,討論起這個段落中的「我」,究竟是已經有意要反抗的人,或者只在被哥哥插嘴的時候,才會觸發憤怒....「我」在意的重男輕女,是對誰?....而深刻體會到,文字的空隙是如何讓不同設定、產生不同效果。


在第二位同學Ray的作業中,則出現朱賢哲老師提過,容易犯的問題,例如,有一些在舞台上,可能只會被演員當成參考的表演指導、太過細節:翻白眼、有點無辜、喃喃自語的聲音.....等等描述。儘管如此,Ray同學聽完助教的讀劇示範,還是感動的表示:


「居然可以從自己的劇本,經歷到像是在看一齣戲的體驗!當然,演員選擇的情緒細節,跟我的想像是有差別的,但是因為有了前面共識,我知道演員可以依據自己當下的詮釋,參考或忽略提示。在上這堂課之前,我以為創作者的任務是要把一切語言和非語言都寫出來,事實上我的指示也不可能那麼準確、完整,現在知道,經過這堂課之後,會比較有共識是,這可以是大家一起共同創作的過程。」


選擇真的經過思考,發生在我們周圍的事情發聲


在課程中,我們一起思考了「什麼是可以被演出的劇本?」。其實,問題並不是在於原作的場景太抽象、造成執行挑戰,也不是因為性質太特殊,缺乏對它感興趣的對象、太過小眾。但是後者確實擦到邊界:關於我們有多麼在意一齣戲揭露的「場景」,它對我們來說有多重要、多複雜,是否正是因為它在現實生活中很難被理解,所以更想說清楚。


朱賢哲老所屬的Ben&Judy表演實驗坊,選擇「議題」作為劇團的品牌核心,並不是有甚麼偉大的理由,而單純就是想選擇對我們來說比較真實的體會:劇場做為一個發聲的工具,想選擇真的有經過思考,發生在我們周圍的事情來發聲。


因此,也期待對於參與這個系列的學員們來說,這段穿梭不同載體之間的嘗試,文學閱讀、書寫創作、讀劇體驗,可以真的帶給你們嘗試描述困境的勇氣,即使不能脫身,透過進出不同載體的能力,辨認自己正身處怎樣的「舞台」,獲得描繪「目前狀況」的能力。


──延伸閱讀──


劇本不是在寫文字,而是寫行動:王嘉明&簡莉穎對談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3022


──講師介紹──


⋰⋰沈信宏

1985年生,高雄人,曾獲國藝會與文化部創作補助、打狗鳳邑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林語堂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等。作品入選106、107、108年《九歌年度散文選》。著有散文集《雲端的丈夫》,本書《歡迎來我家》是第一本小說集,其中〈誰〉得到2017年第十屆林語堂文學獎參獎。現為高雄龍華國中教師,與妻子一起經營臉書專頁「我是信宏爸爸,偶爾媽媽」。


⋰⋰朱賢哲

MFA in Actor Training and Coaching, Royal Central School of Speech and Drama,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表演導演組。

近年簡歷:2020 B&J 表演實驗坊 《再說一次》創作者;2019 野我劇場 《無根之花》表演指導;2019 嚐劇場 《爺爺的飛行車》演員;2019 政大金勇影展《初陽》演員;2019 Ben&Judy 表演實驗坊《偷你的高潮》創作者、演員;2019 喚喚藝術節 《回家》演員。


⋰⋰楊馨媛

MA in Acting, Academy of Art University,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表演導演組,現為表演藝術工作者、戲劇教師、Ben and Judy表演實驗坊藝術總監。

近年簡歷:愛慕劇團 《愛慕,chill!(:不完成)》演員、響座劇場《親愛的魔神仔》表演指導、Ben and Judy表演實驗坊 《再說一次》創作者、前草創創生活節 x 愛慕劇團 《十月銀座街》演員、2019鹽夏不夜埕 x 響座劇場《夏夜夢遊》導演、響座劇場《信號》演員。


──製作團隊──


原作小說|沈信宏

劇本改編|楊馨媛

讀劇導演|楊馨媛

講師|沈信宏、楊馨媛、朱賢哲


主辦單位|高雄文學館

企劃專員|藍念初

執行團隊|Ben and Judy表演實驗坊

視覺設計|GHYZ design stud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