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記錄】2022新芽讀書會:03/05平路《間隙》




活動日期:2022/03/05~

活動地點:雲端

主辦單位:喜菡文學網



「《間隙》究竟是讀『尖』還是『建』?我認為,兩種讀法都有詮釋空間。等會兒會跟大家一起討論。」


關於平路的身世:袒露的心


每次新芽讀書會,都是跟著喜菡老師一起認識創作者的管道,這次,我們要進入的是高雄出生的平路。所以,從一張家族在高雄合照的老照片開始,喜菡老師首先跟大家分享,她所同理,同為外省第二代的心情:關於那一個世代跨海來台,在海的另一端有著另一個家庭,這樣的父親腳色。因為在平路老師的生命歷程中,其53歲才得知自己真正的身世,對於創作和自我認同來說,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而這些心路歷程的轉化,都在作品中流露出來。


或許源自命運的潛伏,家庭的框架,並沒有讓她成為傳統、賢淑的女性,反而很早就展露叛逆性格。平路從來都不是一位平凡的女子,她把自己的名字從原本的路平,改取創作使用的筆名「平路」--把路剷平,就足見她的個性。她的創作方向也不斷突破、形式多元、觸及不同領域議題,並非一般對女性作家的想像,唯美浪漫,反而是顛覆拆解、挑戰父權,展現出議論、省思的力度。


喜菡老師整理平路的創作題材,約莫有七種:後設(與張系國合寫的《捕諜人》、《五印封緘》)、寓言、傳記(寫鄧麗君的《何日君再來》)、新聞(關於當時引發熱議的《黑水》)、政治(《玉米田之死》)、科幻(《人工智慧紀事》)、歷史(《行道天涯》、強調女性慾望主體的《百齡箋》)。


前半生去到美國發展的平路,為什麼會回到台灣?她自述,當時,想要寫作的意願強烈到要跟世界決裂--「trade off」,她欲以寫作交換她前半生的積累。至此,喜菡老師自問,對自己來說,寫作是不是有這樣的重要性?會願意換嗎?也想問學員們,各位有什麼理想,是自己願意用以交換的呢?


在第一階段,對於平路的父親、母親這個重要的領域,喜菡老師也提問,大家對於平路對父母感受的前後認知,有什麼樣的體會?此外,平路小說往往會有兩極的、爭議性的評價,對你來說,也有印象深刻的作品嗎?


學員夏婉雲:我是平路母親的學生,想對於平路文字筆下的母親發表我觀察過老師之後的想法。老師是一個如此溫婉的女子,冬天也穿著旗袍,那樣的優雅。在平路的書中,她每每憤怒握緊拳頭、充滿緻密的恨意,發怒直到平路的父親跟自己一遍遍的道歉。因為閱讀到這樣的落差,我是很難過的。


學員Pan:我想,因為我們沒有人跟平路的母親相處過,而人對於外人跟對自己的親人樣貌是不一樣的,平路應該不會特別去詆毀母親,所以那應該就是她寫下她真實感受的母親。


學員A:我想提到的是《黑水》這本書,我閱讀的時候判決已經出來了。平路在筆法上,確實想站在兇手的立場去辯駁,所以我發現,我在思考這個事件的角度會受到她的影響。


因為你有的,或者我有的,只是「間隙」


再來,我們進入今天的主題,《間隙》這個作品。


平路自述想要挑戰文字的極限,文字有無可能達成實質上的療癒?又說,這是她最想分享給別人的一本書。或許因為這樣,喜菡老師在這本書中,看見的是幽默大於痛苦。


喜菡老師跟大家分享第一個印象深刻的段落是「手術」。


看到平路寫:「開刀是哪邊?左邊還是右邊?」讓人啼笑皆非,於是跟大家分享2021年師丈住院的那幾天,喜菡老師前往陪同照顧,感覺體重都要掉了5公斤。人生本來就不是我們原先以為的那樣,它是不斷在改變的。就像,喜菡老師一直認為,師丈對自己來說一直是一個強大的依靠,所以師丈住院的事情對老師來說打擊是很大的。


陪同住院的過程中,確實感覺到醫護現場,真的很需要一再確認。不過,因為喜菡老師對於醫護議題,相當敏感容易受影響,所以本來非常害怕閱讀相關的題材,怕讀到那些細節,然而,平路的選材和筆法,卻讓自己感到放鬆,所以她認為,平路刻意將抗癌的過程,書寫的幽默、安慰。


什麼是幸福?如果讓你選擇一生一定要經歷一件不幸福的事,你會怎麼選擇?面對這個難題,我們都選不出來。


學員游官群:這個提問,讓我想到一句話,「悲劇有兩種,得不到,或如願以償」。(編按:這個概念愛爾蘭作家奧斯卡˙王爾德"Lady Windermere’s Fan",以及蕭伯納" Man and Superman"作品中也提到"There are two tragedies in life. One is not to get your heart's desire. The other is to get it.")


第二個印象深刻的段落,則是平路在書中提到,她在等待腫瘤檢查報告的同時,仍費力從床底打撈滾至深處的化妝水的這個執念。平路在書中設計了一些「功課」的段落,在這段後面的功課是:「想想看,哪些是非如此不可的事」,喜菡老師也將這些分散在各段落中的功課,一併整理出來給大家參考。


今後每一刻,都該當歡喜


喜菡老師記憶中的平路,是非常願意分享的人。這個分享的意願,或許促使她以文字傳遞自己這些生命中的重要體會,而書寫展現出來的平路,也是喜菡老師所敬佩的。


其中一個觀念,喜菡老師體會得比較深:「生命的每一刻,都是老師」。喜菡老師也遇過那些被反覆糾纏、被為難的情況,後來想想,這些人或許都是自己生命中的菩薩。那麼,你呢?你會用什麼方式度過難關?究極來說,我們想要的死亡是什麼樣子?學員們分享到,如果有什麼會不願意失去來交換活著的,可能就是失去自由、尊嚴。


然而,命運總有無法自主的時候,那些生命最脆弱的時刻,是誰在我們身邊?「醫者」這篇中,平路提及各種醫者的樣貌,其中「這樣,我就放心了」,那位同理心很強的醫生,讓人印象深刻。在書中,同樣觸及「伴侶」議題,也就是平路在罹癌中,跟丈夫多出「對望」的時間,也體會到相守的意義,「因為我是我,因為他是他」,而竟然還能一直陪伴在彼此身邊,以及,幸好總有終結,這份「相守」才如此珍貴。也有學員分享,照護伴侶的經驗,自己腳色差異的轉換。因為平路《間隙》著重的醫病心理議題,喜菡老師非常鼓勵大家分享這本書,推薦給身邊正在走過相關經歷的朋友。


最後,擔任本次活動記錄的F編,想以平路《間隙》這個段落,跟讀者們分享:



......書寫完,或未寫完,同樣有意義;寫到哪一個章節、停在哪一個章節,都是我喜歡的樣子。停在哪一刻都可以,停在眼前這一刻也可以。當時間靜止,手臂鬆垂,滑鼠掉在地下,那就是我喜歡的時刻。......念頭一波一波,來去如同潮水。當那一天到來,恰似闔上手邊正在寫的書,我將緩緩闔上這無憂也無懼的人生。



▌主持人|喜菡


「喜菡文學網」創辦人、《有荷文學雜誌》發行人。專事深度人文寫作、靜態動態影像文學創作。二○○七年至二○○八年曾駐旗津書寫,終身以推廣高雄在地文學為志。


作品入選《2014年台灣現代詩選》、台灣文學館《文學地景》、《乍見城市之光》、《港埔遺落的鹹味》、《高雄作家筆記書》等詩選輯。著有《今夜化濃妝》、《到旗津打卡》、《寶島漫波》、《印度迷途》、《最女人》《高雄慢慢走》等十一本著作。


◇3月5日˙活動記錄│F編


▌3月書目│作者介紹


平路。出生於臺灣高雄,臺灣大學心理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碩士。曾從事數理統計專業多年,香港光華文化新聞中心主任,並曾在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與臺北藝術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任教。是台灣當代卓越的作家之一,無論創作的技巧、文字的錘鍊、形式的多元、題材的縱深,都深具出入時空開疆拓土的成就。


重要著作包括長篇小說《黑水》、《行道天涯》、《婆娑之島》、《東方之東》、《何日君再來》、《椿哥》;短篇小說集《蒙妮卡日記》、《百齡箋》、《凝脂溫泉》、《五印封緘》、《玉米田之死》、《禁書啟示錄》等;散文集《間隙》、《袒露的心》、《浪漫不浪漫》、《讀心之書》、《我凝視》、《巫婆の七味湯》、《香港已成往事》等;長篇小說《行道天涯》、《何日君再來》、《黑水》,以及短篇小說集已譯成英、法、日、韓、俄、捷克等多種外文版本。


吳三連獎文學獎得主。散文《袒露的心》以抽絲剝繭筆法,創作出家族書寫的高度,於2018年獲得第42屆金鼎獎。2020年,直面罹癌、疾病的省思與人生功課,將身心修行的安定之路,寫成《間隙:寫給受折磨的你》。


▋2022年新芽讀書會


民國94年起,高雄文學館新芽讀書會以文學為主題,持續至今。目前由高雄作家《有荷文學雜誌》主編喜菡老師選書、導讀。兩個月一次的聚會,透過喜菡老師整理和提問,一起探究作品,深化閱讀、討論心得。


2022新芽讀書會因應疫情改為線上模式,由喜和老師開設Google Meet 線上會議室,會議室於每月活動前一週釋出,需自行提前申請gmail帳號以利參加。新芽讀書會每兩個月舉辦一次,時間皆為週六早上10:00-12:00。


◇場次

01/08 《過於喧囂的孤獨》/博胡米爾‧赫拉巴爾

03/05 《間隙》/平路

05/07 《第一人稱單數》/村上春樹

07/02 《我彌留之際》/威廉福克納

09/03 《第五個孩子》/多麗斯‧萊辛

11/05 《微物之神》/阿蘭達蒂洛伊



提前報名可於email收到講座流程介紹、講師提供講義、會議室連結。

報名表單於每月讀書會結束當天更新,請注意您填寫的表單月份喔!


▌ 會員福利


◇凡新芽讀書會會員,撰寫年度書目閱讀心得,就有資格投稿高雄市立圖書館《高圖書香》刊物,或高雄文學館官網!

◇單場全程參與之公教人員,核予2小時研習時數,有需要者敬請預先填妥報名表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