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記錄】文學咖啡讀書會:十月|眾人之心






 

活動日期:2019/10/19~

活動地點:一樓咖啡空間

主辦單位:高雄文學館


▌ 活動流程


●第一階段:第一杯咖啡──瞭解味道的組合

|手沖教學:學員理解萃取原理、初步嘗試。

|味道分析:是什麼導致咖啡不同味道組合?


|咖啡師的自我介紹:如何從風味設定喝出個人特質?

|學員分享:我在第一杯咖啡中喝到的味道?這個味道的由來。

|選文導讀:是什麼決定文字和它對應的人事物?


●第二階段:第二杯咖啡──創造味道的組合

|手沖教學:學員嘗試萃取未知咖啡豆,並調整水流。

|選文導讀:如何描述、整理、萃取和他人的關係?


●第三階段:分享與討論

|學員分享:我在第二杯咖啡中喝到的味道?這個味道的由來。

|書寫練習


▌選 文:


1.〈誕生,一九六九〉◎郝譽翔《逆旅》,2000。

2.〈眾人之心〉◎吳俞萱《沒有名字的世界》,2016。


▌咖啡師陳易揚的烘焙心得


10月,我們準備的兩隻豆子是為了讓讀書會夥伴們自己創造味道的組合。首先,同樣設定先讓咖啡初學的夥伴理解咖啡萃取原理,所以今天的第一次沖咖啡,以複習咖啡從生豆到飲用的過程為主。透過郝譽翔《逆旅》的第一篇〈誕生,一九六九〉,呼應咖啡豆從產地到飲用之間,有那麼多事件,但我們選擇用什麼去做科學的篩選,決定什麼變因是影響味道的關鍵?


第二次沖煮豆子,主要是著重讓夥伴們依據剛剛吸收的觀念調整沖煮的變因,嘗試對自己喝到的味道進行調整。我理解的「眾人之心」,就是要接受每個人的喜好和變化,喝到其他人主觀調整的味道一定會有自己的判斷和感受,可是發表意見的時候,如何體會文字,也對於發表的方式做出調整,是我對第二階段的期待。至於文本分析,當然就交給F編囉!


▌F編導讀


「……我越寫才越了解到書寫的無力與不可能,這本小說的散漫結構,正是我找不到合適(或更貼切地說,是理直氣壯)的敘述語調的一個明證。將它們各自分別看待時,或許是微弱而心虛的;但是這種形式的組合,卻也在相當程度上代表我所渴望製造出的複調音樂,他們相互對位輪唱交響,以打破一種專制獨裁的發聲方式。」

」──〈序〉,郝譽翔《逆旅》。


第一支咖啡豆,咖啡師分享從生豆到飲用的萃取原理,而我想對應的是:當我們回顧味道在記憶中的定義和由來,是什麼決定了文字和它對應的味道?


郝譽翔在她的序中,對於自身努力而徒勞想把握「人生的真相就是如此如此」自解自嘲,她認為雖然〈誕生,一九六九〉列舉了許多屬於她個人組成的變因,然而這些卻僅僅是她抓住的,還有更多抓不住的。相對於她的無力感,我更看重當一段這樣緊緊把握自身組成的文字,如何使得我們借力使力,或者藉以反身回顧自己的組成。我們描述和分享的,以及打動我們的,和個人歷史密不可分,捕捉這些,是珍惜當下的感動,同時能夠延續當下感動去進行創造性的施力。面對喜好,我們除了直覺,還可以探索得更多。如果沒有反應,當然只能無知無覺得讓可能性溜走,但我們出現對於好惡的篤定,它同時可以是挖掘自身的重要線索。


另一方面,這種對於好壞的認定,如果只通往自己,它卻又會有範圍的限制。破除限制的方式就是,不用佔據自己的去讓其他的事物進不來,我們被自己非得是什麼的認定纏縛,除了會失去變形的可能,也失去了納入其他人、被其他形式影響的機會。因此,要如何用自己的手沖調整味道?為了創造一個新的味道,而同時破除自己的執著,我在文本分析的時候,對應的是吳俞萱〈眾人之心〉這首詩中,提取的兩個概念:「真正的破壞/是佔據一個念頭」以及「吃掉自己的來處與去處/一無所知地留下/全部的空白」,一是對於品嘗未知,我們的喜好、差距,會讓我們確實感受到味道的組成、記憶的組成、我的組成。然而不停在這些念頭,我們交換故事,調整沖煮,不是為了專制的達成心中唯一的「正確」,而是理解自身如何被既有觀念佔據,交換意見、發展自身和他人的關係。如此,我們喝下的,就成為「每一顆心/緊緊纏縛而後/鬆開來的/一點力量」的體驗。


▌書寫練習


●夥伴A

大概是因為不甘心吧,所以在已經滿檔的工作裡,硬是要在假日裡早起參加一個從未參加過的未知活動。上一次來文學館是因為蕭詒徽,但就莫名喜歡上這裡明明是開放空間卻很隱藏的感覺。一開始咖啡師說話就感到他不善於言詞,卻因此感覺靠近了些,很喜歡F編在旁的一些活潑註解。其實有文學之心還樂於分享的人真的不容易遇見。然後5min就過了,都還來不及寫到咖啡的部分耶......


●夥伴B

喜歡與葡萄酒一樣需要細細品嘗產地及熟成過程都是讓咖啡擁有不同面貌的元素。沖泡及烘豆就像是葡萄酒發酵的過程。雖然我放空的時間居多,但是超愛喝別人的咖啡。(什麼結論)


●夥伴C

天氣漸涼,就像那年冬天的某一日,我遇見了你,就像我手裡這杯咖啡,入口強烈。時間經過卻食之無味,出口的方向在哪裡科?我並不知道,但就在你的迷宮裡,繞啊繞,也是一種幸福,走出這扇門,也許就是天堂了,我卻不願意。


●夥伴D

一直以為每一堂課都會在心裡面深深留下一個影子 然而今天的課程除了老師的咖啡故事還有F編的文學導讀讓我在這過程中也留下了一些什麼 就像眾人之心說的 人與人之間有很多邊界 但在邊界之中如何吃掉安靜與最深最淺的念頭 留下一個全部的空白 讓空白能有拆解掉所有綑綁 鬆開一點力量 讓沙子流動而非僅握拳頭只獲取那些想留下的時光 讓每一個人的思緒能夠在混沌中 都獲得伸展 表達意志 空白的空間 空白的時間 足以容納 眾人之心


●夥伴E

很喜歡老師幫我們先準備好的第一支豆子,謝謝老師這麼用心的準備這次的活動,我今天沖了兩支豆子,我比較喜歡今天的第一支豆子,自己第一次在這種場合沖豆子感覺真的好有趣,我只有在家裡自己爬聞看影片然後亂衝,如果還有機會我會再來。


●咖啡師


錯過了20秒不是錯過,有兩位同學先離開。離開是必然的。我可以刻意阻止離開?兩個生活化的咖啡,不同的生活節奏,不同的生活重量,有節奏明確的、有節奏纏繞的,還有一隻飛石獅,飛來飛去還是會離開。


●F編


大家不知道,這次的文學作品,同時是10/6和盲人朋友的文學咖啡讀書會用到的作品。那時候,我不覺得我有成功的把「眾人之心」帶給大家。我在意的是,我不想僅僅是透過閱讀引導直接得到某種文字印象。我想要能讓大家獲得一種「閱讀的方法」,在身體上長出一種可能性,則回到生活中,任何時刻都可能造成神秘時刻的降臨,開啟生產故事的空間。


▋文學咖啡讀書會


2019年,每月一場,擇時公布,預先報名、無低消限制。


「文學咖啡讀書會」的核心目標,是以咖啡體驗工作坊的經驗為基底,強化文字與咖啡風味的隱喻關係,並且以咖啡味覺的開發對應閱讀的想像,來認識作品。讀書會夥伴在咖啡中,同時進行文學閱讀與分析的學習歷程,「烘培深淺」呼應文字質地的輕重;「不同的處理法」則呼應一個主題怎麼發展出不同內容。最後,以親自實作萃取風味,把味覺與手沖的連動體驗和不確定性,對應書寫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