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記錄】文學咖啡讀書會:三月|意外性●計畫性

 






活動日期:2019/03/30~

活動地點:一樓咖啡空間

主辦單位:高雄文學館


▌ 活動流程/選文


第一階段|品嚐本次讀書會限定豆款,也是咖啡師針對選文的「閱讀心得」。

第二階段|針對本次兩款豆子,進行第一輪手沖體驗。

第三階段|企劃專員導讀選文,學員討論與分享交流。

第四階段|針對手沖實作與味覺聯覺,進行書寫練習。


選文:

1. 無題兩段 ◎夏宇,《第一人稱》,2016

2. 無題一段 ◎蕭詒徽,2019年1月24日|個人臉書|紅葫蘆相簿

3. 〈發現「偶然」〉◎小川洋子X河合隼雄,《活著,就是創造自己的故事》


▌駐館咖啡師的閱讀心得:意外性●計畫性


每一次舉辦文學咖啡讀書會,都會產生兩次基本的聯覺動作:咖啡師的閱讀心得,會以烘焙的方式產生,而這個特別為了文本製作的限定款咖啡豆,透過現場讀書會夥伴的沖煮實作,又成為大家與咖啡師「心得交流」的過程。


這是我們訂定的計畫,也在計畫之餘,總是充滿意外的收穫。


因為咖啡的味道並不是永恆不變的。它是一種水果,透過對產地、品種、處理法的相關經驗,以咖啡師的專業與直覺進行烘焙,再透過萃取、飲用的回饋,咖啡師將烘焙創作化為書寫練習,產生實驗和改變。


這次一樣在讀書會舉辦之前,和陳易揚咖啡師交流他對文本的感覺。他說,他知道自己總是有著把咖啡烘焙的味道端正,掌握一切細節,消除所有旁雜的元素,他喜歡達到某種在預感之內與理想之中,最乾淨的味道。在上一回的文學咖啡讀書會,也就是二月舉辦的新春特別場,第一次帶入書寫練習的流程。為了讓讀書會夥伴能夠進入書寫的狀態,在內容選擇方面,F編強化了「當下性」的選文:夏宇的〈遁辭〉。咖啡師在這次活動回顧這首詩,延續上一次的記憶:是受到那首詩的解析和感動,才得以想像,在一個重複的、迴圈的文字世界中,怎麼發展出全新的意義?在重複的、迴圈的咖啡烘焙流程,怎麼打破慣性,抵達不一樣的創作狀態?


於是,這次並不是針對詩的味道起伏發展出限定豆款,而是,從詩和觀看的對照,從詩人的計畫與觀看者的意外,發展出兩款具實驗性的豆子,它們除了作為自己,還可以和對方進行比例的搭配。因此,會有兩次沖煮實作,一次分別品嘗兩支豆子的原味,第二次則依據它們個別的味道,決定第二次沖煮用豆的組合比例。而這兩支豆子的命名,也構成這次文學咖啡讀書會中,思考文本的關鍵字:計畫性、意外性。


▌ F編導讀:在流動裡尋找瞬間


或許是希望構成一定的延續性,這次選文,再次選了夏宇的詩。是夏宇的作品《第一人稱》,其中文字的重複性很高的段落。而針對新生代詩人蕭詒徽的臉書選文,則是選了他觀看夏宇將這個作品化成裝置藝術的成品,期間他採取怎麼樣的觀看方式,由此獲得什麼內容,以及和詩人面對面討論作品的對話,收錄在他用以記錄同類型的觀賞結果的「紅葫蘆」相簿中的心得。最後,也是預計每一次選文中都希望夾帶的元素,「對話」,透過,小川洋子和河合隼雄的對話,想指出生命中的意外,是如何透過帶有計畫的意識,現身成為命運的一部份。這三篇選文,希望可以構成一個主題:當我們「在流動裡找瞬間」,會導致什麼?


▌討論分析:一種語氣●一種態度●一種境界


這次的文本分析相當踴躍,我們針對這首詩(或者應該說,這本長詩/攝影對照的作品節錄)進行的討論大致分為三點:


⧉ 無題的段落:◎夏宇《第一人稱》


我不知道我已經給了我的早上

還有我的中午還有我的下午

我也並不知道也還有我的晚上

我的晚上你的晚上他的晚上

我們可以一起為別人度過別人的晚上


否則風吹過了你就變成風了

無人在場無人出席無人哀悼


⧉ 關於語氣:否則/可以


有讀書會夥伴表示,自己因為注意到「否則」,才逆回去思考,原來所有前述的「我不知道」其實都是「知道」。因為「知道」使得所有的時間付出都成為一種有某種意義的犧牲,也彷彿在抗議著,這些努力都是因為不想要「風吹過了就變成風」。


更進一步,當我們深刻的看見「否則」,也就會看見「可以」。也就是說,除了點出那個問題,也提供一種解決方式:為了不要虛度的結局,我們可以做點什麼。


⧉ 關於境界:風吹過了你就變成風了


同樣的,另有讀書會夥伴看見「風吹過了你就變成風了」這種境界,但是卻認為,那對現階段得自己來說,已經是可以坦然接受得狀態,並不會遺憾。於是這首詩對她來說,是點出一種時間推進的結果,但是不會順著詩人的意思,對於裡面的提示的警告意味感到焦慮,即便最後抵達「無人在場無人出席無人哀悼」的結局,也是好的。僅僅透過這些簡單的字句,卻可以組織起來,使人想起這些早上、下午、晚上,是揭示自己的一生的接納和進程,也是大家覺得意外的一件事。


⧉ 關於態度:詩人的現身


夏宇從《Salsa》以來的詩,幾乎可以用這個角度構成某種共通態度:使用輕浮的語言,進行深重的安慰。在這首詩(或說這個段落)中,「我們可以一起為別人度過別人的晚上」是來自詩人的建議,意義只在自己身上的時候,我們僅僅付出和經過所有的時間,從我到你到他,所有人的付出像完全白費、虛度一般。然而,如果我們並不只是在經歷自己,而是同時意識到自己在經歷他人,我們度過的不只是自己的一生,而也是他人的一生,這並不是說要為他人而活的那一層意思,而是,我們完全領略我們所度過的,也可以是他人的一生。我們不只代表自己出席,也同時,是為他人出席這一生。在所有即將發生的一切之中,我們的所有不知道,就都會成為我知道,我們所有被動的流逝,都會成為主動的在場。


▌書寫練習


這次因為讀書會延遲了10分鐘開始,就真的佔據了書寫練習的引導時間,對於目標在於參加書寫練習的夥伴感到不好意思。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次參與的夥伴中,有好些是中文系的學生,總之令人意外的巧合,就是完全不同於上一次,夥伴們不約而同、自然而然的幾乎都是使用分行文句進行書寫。這次的引導說明相對粗糙:計時五分鐘,請連續書寫,不要在乎文法、不要修正,讓任何想法,包含「我想不到什麼可以寫」自然地流瀉而出,讓我們用五分鐘的計畫,看看會產生什麼樣的意外?


●夥伴A


是充滿期待的吧。感動。

但一開始並不如此。而現在,好像找到了軌跡,所有都有跡可循。

好像明白自己為什麼喜歡文學。

儘管...聽到主持人朗讀夏宇的《第一人稱》時落淚了。

可能是咖啡吧,或許是聲音。來不及紀錄。但不管。他已經在我的腦子裡了。

平時,發一篇文都要改好多次,原來是自我的批評呀。嗎?

但現在這樣自由的書寫,好爽。原諒我這麼粗俗的說,但也沒有其他什麼。更能夠表達我的感受了。大概是這樣的。


●夥伴B


如果生命沒有留白,會是什麼樣子的呢?最近的焦慮感來自不知為何停機了的腦袋。沒有欲求、沒有目標、被動地感受、接收資訊。

但為什麼要如此焦慮?我是不是能享受這樣的靜止?世界和時間的變動...


●夥伴C


我將禁止耽溺

尤其走入雨裡自憐的濫情

我會懂得傘的必要如一個必然的邀請

收起,並一起在等待裡把關係晾乾

然後,不要有故事,多餘的,遺留的

那是我不再耽溺我的身體

一如你不再擁有你的身體

可以乾淨孑然

可以愛


●夥伴D


變動的每一個時刻

同樣的館前

等待 未知

同樣的館前

好奇 探探

掀開 起始

蓋上 結束

變動 不變

計畫永遠感不上變化

每一種接觸都是未知的

有未知的想像

未知的影響

意外帶來......


●夥伴E


異常疲憊 在吃完無數顆藥丸

與酒 埋在肝臟的炸彈 似乎

引信已燃著 倒數

無法掩滅念頭 在夜晚與清晨


覺得被夏宇打敗。

覺得被拯救。


●夥伴G


這是我第一次參與高雄文學館舉辦的咖啡讀書會。老實話當初會報名只是為了品嘗美味的咖啡而已,報到時F編問我為何而來?我也誠實地回答:「咖啡」。這也讓我想到會接觸文學館是因為常騎中華路,一直很想來看看,但總是沒停下。然而一次偶然閒暇之時,我鼓起勇氣踏入。這是我們第一次的相遇,也開啟了無數的後續故事。第一次看到圖書館內有咖啡店。


●咖啡師


當聽到「否則」這觀點後,我開始思考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一個各自追求某種成功的世界,可能有人不追求「成功」但我們從小生長在一個「分數」、「名次」的環境,這是難以抹去的脈絡,長大後你會試著多賺些錢、找好一點的工作,買好房子開好車,整個世界資訊太多,再再提醒我們的不足,但最重要的是,誰與你「一起」?


●F編


今天是2019年3月30日,文學咖啡讀書會第2場次。現在有些逾時,多了這5分鐘,有人就錯過了練習機會,我又像上次一樣,完全的使用這5分鐘,檢討剛剛發生的事了。最大的意外是文本分析的討論,不同的夥伴都能分段式,卻又是剛好精巧錯開的組成一個完整的我想提供給大家的世界。在一個小巧的世界中,一個公園的春天的角落裡,一個咖啡空間,聚集著因計畫性抵達的意外性片段。總是如此,這幾乎是企劃執行的日常,我唸著由我生命歷程摘錄的句子,我看著一切再次發生。


▌四月場


時間:4/13(六),10:00-12:00

報名:https://lihi.vip/rQdv2


▌文學咖啡讀書會


2018年11-12月,高雄文學館與攜手相伴咖啡工作室結合,舉辦了咖啡和文學的體驗課程。2019年將好評活動「咖啡體驗工作坊」──咖啡體驗課程、感官體驗課程──融合,正式成為高雄文學館專屬的「文學咖啡讀書會」!


打破單純的口味分享,讓閱讀和味覺結合,改變討論和理解的習慣,以不同物質作為載體,產生不同的交流,由專業咖啡師和文學企劃專員共同帶領讀者感官聯覺、練習描述反應,並建立文學實驗、咖啡空間特殊性的品牌形象。


「文學咖啡讀書會」的核心目標,是以咖啡體驗工作坊的經驗為基底,在閱讀和寫作的引導過程中,強化文字與咖啡風味的隱喻關係,並且實際上以咖啡味覺的開發對應閱讀的想像,來認識作品:「烘培深淺」呼應文字質地的輕重;「不同的處理法」則呼應一個主題怎麼發展出不同內容;味覺與手沖體驗的連動關係,透過實作調整、找出自己想要的風味,呼應深化閱讀體驗之後再創作。讓讀書毀夥伴在咖啡香中,同時進行文學閱讀與分析的學習歷程,更進一步,還要針對自己的味覺體驗,進行書寫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