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致終將發光的青年_高雄青年文學獎徵件前導活動】活動記錄│第四場:圖像文學專場│講者:曾耀慶

 


|第一堂|學員發表喜愛的作品,刺點概念介紹、作品分析和創作觀點的分享和鋪陳。


☪無法抵達,卻又不得不前往的地方☪



首先由學員各自分享觸動自我的作品,包含詩人凌性傑的詩集《島嶼》中的〈雨水時節 〉一詩、Jordan Scott 的繪本《我說話像河流》(I Talk Like A River)......等,以辨識對自己而言,何謂創作中的吸引力,為「刺點」即將展開的討論進行暖身。

曾耀慶以卡夫卡(Franz Kafka)的《城堡》(德語: Das Schloß)一作譬喻 : 主角K受雇為一座城堡的土地測量員,卻無法進入,並在旅途中不斷受阻,而隨著故事推進,K作出的努力都成為了另一種無謂的阻礙,直到故事結尾,K都沒有抵達城堡。

無論對K還是讀者來說,故事就此停留在無法抵達的地方,而無法抵達的,卻也是故事存在的地方。

以黑洞(black hole)的特性比喻刺點,曾耀慶認為,刺點是創作中的原動力,在創作時不斷追尋、 仍然無法抵達、 卻不得不前往之所在,即是屬於創作者的「城堡」。


☪閱讀即創作,創作即閱讀☪

隨後曾耀慶接續提出「創作」與「閱讀」的關係 : 閱讀不僅是狹義上的閱讀文本,更是廣義上的「對生活萬物的攫取」,行走、觀看、無意識之間,都有某種事物在傾刻間生成,並即時的被我們的身體感官所讀取。

以身體作為感受的工具,「閱讀」時需要將其解碼轉化成屬於自己的資訊;其中就包含了創作的概念。


而當一位創作者,在創作當下覺察自己將面臨的選擇,進而決定要處理什麼樣的選擇,到最後找到「好」

的決定,同時也是一種廣義上的「閱讀」。


☪感受與運作之間☪


閱讀與創作時,高度操作的即是「身體」。

關注創作能力是否成長的同時,也必須同時關注閱讀能力的變化。曾耀慶認為以上兩個能力,實際上是

同一種能力的不同展現形式。


在有限的情況下,即使創作者採取了積極或不積極閱讀,創作時也必會動用到「自我察覺以外」的感受

,才能夠以此吸引自己外的讀者進入作品。


☪一套屬於創作者的編碼系統☪


猶如工程師寫下程式語言一般,創作也可以視為是「寫程式」的過程,面對生活中的普遍性,必須要經

解碼和編碼的過程,方才能生成作品。


結合「閱讀」與「創作」,加入感受,經過大量龐雜且繁複的選擇、忽略、刪去、組織那幽微而辨識不

盡、掌握不盡的選擇,即是一種編碼的過程。


☪石頭的習作 : 解碼,再編碼☪


綜合上述,第一堂課結尾時,由曾耀慶所提出的周間習作是 : 以石頭為觀察對象,交由每一位創作者對

擇的石頭進行觀察、推敲和解碼,並不以石頭本身作為重點,而是期待各自透過想像石頭如何成為一

「作品」的反推、破壞、改造、相處......等行為,最後所詮釋出的結果。


|第二堂|發表時間,依序由學員分享關於石頭的創作以及其思考,並開放提問與討論。


☪比例配置 : 是過於焦慮、歪打正著、還是恰得其所?☪


關於圖像文學,大部分的創作者幾乎都需要在比例的配置和分鏡之間探詢,而現場不例外的針對此進行

討論,其中一位創作者展示自己的作品時,表示認為自己的作品把畫面填得太滿,幾乎沒有空隙,對此

到很困擾,卻也不知道該如何調整。

對此,現場給出的回饋是,以讀者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填塞並不會顯得窒息,反倒和作者的「黑洞」是容的,生態、自然的多樣性會自然地將其聯想到複雜的幾何、不規則狀造型,甚至作者直接將邊框變成體動物,也是一個令人驚豔的做法。

回應第一堂課曾提及的「圖即是文,文即是圖」,此作中文字的造型有許多靈活的線條應用,造型上有許多想像空間,因此總體下來,都已是水準之上的佳作。


☪曖昧既是朦朧,也是保護☪


發表時有學員提及畫面中不放置過多的線索,對他來說是舒適且安心的,隨即收到其他位學員回饋表

深有同感,因創作是介於曝露與隱藏之間的遊戲,在掌握「希望給讀者什麼」時,都需要練習收放

的力道和技巧。

而若偏向朦朧的意象無法給出更多,也無須過於勉強;要試著理解創作是一個無限的進程,現階段頸會隨著時間的堆疊而消融,困境會自然而然的被超越。


☪草稿,既是延伸的橋樑,也是一切的原力☪


若是只使用單色來呈現作品,會不會顯得潦草未完成?

一位創作者提出自己的困境是「喜歡只用鉛筆作畫,很確定自己就是要這樣創作,但卻經常收到未完成的評價。」

對此,現場的學員在觀賞作者諸多手繪稿的期間,反倒看見了另一種可能;自由的造型和畫面配置,與歐洲系統的插畫(illustration)較為相近,鉛筆線條恰當的凸顯了創作者本身的特質和作畫時的核心概念,因此所謂「完成」與否並不是觀看的絕對方式,其眼光更應該放在單張作品本身的魅力之上。並進而發現手稿中出現的角色,雖尚在摸索,卻已經具有商業化的潛力,未來可期。



☪握著石頭的手,縫隙如何成為身體☪


現場一位相對具有創作經驗的創作者分享自己對於石頭的觀察是 : 當石頭握在手中時,無論採用何種

角度,都一定會出現縫隙。

這樣的縫隙讓他聯想到人的身體,屈身之間的空隙與線條,正好了對應自身一直以來想要處理的性別與身體議題,但因自認不擅長明確敘事,在此次發表上還帶有疑惑。

對此,由曾耀慶給予回覆,認為雖作者自認敘事能力有待進步,卻在無意識裡掌握了一種明確的速度感和節奏,這來自創作者本身的動畫專業;但在此框架底下,如何達到誘使讀者以自己的力氣、讓讀以自己的意志去探索故事,會是接下來可以努力的方向。


☪相信自己,放手去做☪


綜合第一堂課的觀點、品味分享與創作上的諸多釐清;第二堂課的實戰、以作品面對彼此,每位創作

者皆帶著屬於自己的困境和決心至此,經歷兩堂課程的參與交流、互動與彼此分享、真心祝福,

再帶著來自各方創作夥伴的意見與支持,回歸生活中的閱讀、創作,各自前往無垠,且寬廣的創作之路。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