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自述《子夜》的創作
課程日期: 112.10.17
講師/記錄:邱瓊慧
在上課之前,與學員聊到出版,介紹日本職人志村福美的散文作品《一色一生》,說及植物粹取的顏色是一物一色、獨一無二,人類亦然,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獨有的氣味,是如此特別的存在。推想本學期的閱讀書目《香水》,一個沒有氣味的人,一生都在尋求自己的存在感,一種無奈的悲涼。閑聊間,似乎已開始了閱讀課。
學員們各自先看過《子夜》電影版,先從電影《子夜》談起。
學員們一一談及商人經營的手段謀略、股市漲跌被政治黑手操控、國共內戰的詭譎戰事、資方勞工的衝突、群眾鬼迷心竅心神迷失、理想志向的妥協與墜落等等。學員們大致能透過電影掌握長篇小說《子夜》的時代環境與背景。
《子夜》是以紗廠實業家吳蓀甫為主角,描述他在上海短短二個月的時間,從一位叱吒商場的風雲人物卻落魄谷底,甚至動念自戕,後來倉皇離家的結果。這兩個月的時間,吳蓀甫周旋於外商買辦、生意對手以及與工廠工人之間種種爾虞我詐的行動,以及操縱股票買賣的陰謀;以及他黑吃黑技差一著,落得一敗塗地告終的故事。
《亞洲周刊》於1999年6月仿效西方的「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而提出的20世紀中文小說書單,茅盾的長篇小說《子夜》被選入書單裡。然而,茅盾卻自認此篇作品是「半肢癱瘓」的作品。原因為何呢?
茅盾在他的「再來補充幾句」文字裡說明了他原本的創作藍圖,《子夜》僅僅是此藍圖的一角而已。他說:「《子夜》原來的計畫是打算通過農村(那裡的革命力量正在蓬勃發展)與城市(那裡敵人力量比較集中因而也是比較強大的)兩者革命發展的對比,反映出這個時期中國革命的整個面貌,加強作品的革命樂觀主義。小說的第四章就是伏筆。但這樣大的計畫,非當時作者的能力所能勝任,寫到後來,只好放棄。而又捨不得已寫的第四章,以致它在全書中成為遊離部分。同時,單寫城市工人運動,既已不能表現當時的革命主流,而當時的城市工人運動在李立三路線的錯誤指導之下,雖然聲勢浩大,敵人驚惶失措,而革命力量也蒙受了不少的損失,這就使小說的氣氛,雖有悲壯之處,而大體仍然暗淡,顯不出中國革命進行的偉大氣魄與最後的必然勝利的前景。
對於立三路線,小說是作了批判的,但不深入。也沒有描寫到當時地下黨員中間反立三路線的鬥爭。
以上種種,都與作者當時的生活經驗有關。
這本書寫了三個方面:買辦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革命運動者及工人群眾。三者之中,前兩者是作者與有接觸,並且熟悉,比較真切地觀察了其人與其事的;後一者則僅憑“第二手”的材料,即身與其事者乃至第三者的口述。這樣的題材的來源,就使這部小說的描寫買辦資產階級與民族資產階級的部分比較生動真實,而描寫革命運動者及工人群眾的部分則差得多了。至於農村革命勢力的發展,則連“第二手”的材料也很缺乏,我又不願意向壁虛構,結果只好不寫。
此所以我稱這部書是“半肢癱瘓”的。」
讀了這篇茅盾的自敘文字,解了我閱讀《子夜》的困惑:「為何第四章的書寫如此精彩,卻與其他章節的氣氛脫鈎呢?」
也從這篇自敘文字明白了茅盾的創作理念。
茅盾(1896~1981)是三十年代重要的左派作家,與魯迅的傳承關係最為親密,二人在「左聯」時期互通聲息,如果我們視魯迅為文學革命的號手,則茅盾堪膺革命文學的健將。
茅盾更為現代中國寫實(暨自然)主義的理論奠定基礎。茅盾介紹了自然主義式的文學理念,強調創作是對「現成」經驗的重加剪裁,是需要對事物的縝密觀察,以及對書寫形式的琢磨講究。
閱讀王德威《眾聲喧嘩》時,知悉左拉與托爾斯泰是茅盾私淑的兩位西方大師。茅盾曾稱譽左拉自然主義信條是改進中國小說的良方,然而,左拉的機械宿命論及遺傳環境決定論卻使茅盾感到不安,於是茅盾援引托爾斯泰的人道觀及天啟論,並且融入馬克斯主義。因此,茅盾作品將左拉自然主義的生理、環境束縛皆內向化為心靈的桎梏,描寫陷於其中的角色如何自求解脫,則有賴托爾斯泰宗教式的天啟--─蛻變,成敗悲喜,各有運數。
下週除了共讀游離全文的第四章之外,同時再就王德威的評論視角閱讀《子夜》裡的人生境遇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