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漫讀鼓山大小事(第三場)
地點︱高雄文學館2F文學放映室
主持︱地景文學工作群
時間︱11/15(三)19:00-21:00
活動記錄︱吳金龍
*
地景文學讀書會來到最後場次,這週的成員將討論胡長松《柴山少年安魂曲》及冷言《輻射人》兩本作品。胡長松《柴山少年安魂曲》中的文學地景描寫的是柴山上的生活樣貌,以及內惟地區的發展,舊聚落、眷村、新建大樓在同一個區域中,也產生出不同群體的身分地位象徵。因此,學員就分享書中似乎有一種俯瞰的視角,讓我們知道角色的地位差異,這點跟《輻射人》解謎情節中所調查的路線,有顯出內惟地區有各種群體共居的生活痕跡。
而生活其中的人們,不斷地移動他們的住所,也讓學員想起以前搬家的經驗,有時候住在市區、有時候住在工業區,不同的鄰居的生活條件狀況也都不同,只是閱讀了《柴山少年安魂曲》小說中故事發展,還能慶幸自己沒有往陰暗的地方去。但《柴山少年安魂曲》中的父親替子自首的情節,是學員相對感覺不真實的,比起李志薔《甬道》中逐步和解的父子關係,《柴山少年安魂曲》的結尾,父親突然扛下兒子的刑責,這點從前面的情節安排到後面,似乎顯得突兀了一點。
同時,裡面的女性形象都是那種神聖的象徵,都要照顧男性,但是都會變成男性所看輕的對象,於此,有學員回應這本小說中的女性,不是聖女就是妓女,也很像聖經對於女性二分法的形象,覺得這樣的寫法還滿男性作家的。喜好《柴山少年安魂曲》的學員分享,最喜歡的段落是第十一章阿枝的朋友碗粿,同時間迷倒兩個男人的故事,裡頭的女性能夠說出「這就是我」,他認為是很有自信的表現,也是篇幅裡較少展現女性意識自主的段落。有學員以女性形象切入,認為雖然裡面女性角色表現比較兩極,但他們都自己的方式對抗著男性。然而談到女性,不少學員感覺到《甬道》裡面,似乎較少出現母親的角色,大多都是以男性勞工生命作為觀察視角,有學員也主動詢問作家李志薔的想法,作家是想要從父親的魔咒中解脫,之後可能會在寫更多關於母親的文章。不過對於女性角色形象的二元性,其實站在作家完成《柴山少年安魂曲》作品時的年紀是24歲,可能還是有視野上的侷限,也許在後來的作品中會看到更多的形象變化。
而從文學地景的面向切入,作品中描述了「庭院深深區、破銅爛鐵區、新生活區」是很有趣的地區分類,也顯示出內惟地區的居住分類,其中也寫到了內惟埤的樣貌等等,對於從外地搬來的學員而言,可以看到更多過去的生活軌跡,再加上《甬道》跟《輻射人》的描述,,也更加了認識高雄的模樣。也有學員分享在作品中角色依著舊鐵軌逃亡,會有讓人想要探索那條路徑的感受,另外角色的流浪路線,走過果園、走上山、走到教堂,花了四五天的時間,都會讓人想要探問這條路線在哪裡,以及作家又是如何在腦袋裡是如何構思路徑的。從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胡長松使用了許多地方的元素,也使得我們可以在地圖上試著畫出小說裡提到的地方,串上文字,對於這個區域就會有更多的認識。當然作家並不盡然完全呈現真實的地點,讀者也不會追求必然的貼合,而是從其中獲得閱讀的樂趣,並且可以嘗試重現作家創作過程的圖像。
相對於《甬道》、《柴山少年安魂曲》兩部作品,《輻射人》中的地景就顯得更加明確,作家冷言使用高雄的地景是很直接的,作家也自言是寫他自己所經驗過的生活,而且他並不喜歡迴避某些地點,只要不涉及影射嫌疑,他都認為沒有必要淡化真實地景的位置,這使得我們在閱讀《輻射人》的時候會有一種更貼近生活的感受。所以他的推理小說命案的起頭,就來自於他對於生活環境中突然閃現的靈感,然後順著靈感與延續的題材,加入自己的生活經驗,最後完成了這部趣味饒生的作品。以此,學員就分享自己會更想要知道《輻射人》中寫的早餐店、餐廳在哪裡,想要去一探究竟的感覺,另有學員就認為這本書裡面的地景,是三本書裡頭最適合做觀光導覽的作品,也因為作品中的場景不斷重複出現,加深了我們對當地的印象,進而讓我們產生興趣,就像是一個能夠跟著作者走訪的旅遊指南。
作家使用了這些在地元素,也許在我們看來沒那麼文學性,可是卻另有閱讀上的樂趣。大眾化與文學性這個論點,在文學獎的場合評審就已經有過一番討論,有的評審認為作家描寫到很多高雄的方面的東西,應該可以拿高雄獎,另外一派的評審認為他寫的這些高雄根本不夠高雄性,地點名稱的取代性也很高,不過關於這點,讀書會的成員認為內惟地區的形貌,命案發生的自強新村的道路結構設定有著難以取代的高度性,即便核災議題可以移到縣市的核電廠區,人口族群與社會結構也難以複製,所以並沒有覺得這部小說的高雄性可以被任意取代。對於讀書會的成員來說,冷言在描寫內惟市場附近的生活結構,會讓即便不是生活在當地的讀者,也可以想像出大概的樣貌。正因這種高度貼和的地理空間,有學員表示他自己閱讀的時候是開的Google Map邊看邊讀的,這點也成就於作家是親身去建構了那個區域的生活圈樣。
而回到故事的核災主題,我們也從講座現場的應答,瞭解作家冷言是一個很直覺型的創作者,他串接鼓山內惟與核電廠的議題,是因為創作時的剛好發生了福島核災事件,讓他將兩個概念連結起來,因為關注到這件事情,所以選擇寫這個主題。我們也從冷言的寫作習慣裡知道,他是屬於較為注重寫實及邏輯思考的推理小說作家,從事推理小說創作是需要涉獵大量知識,才能讓情節合理化,因此撰寫這部小說的過程中,他成為了核能的研究者,也同時將寫作期間內的生活經歷都一併寫入了小說之中。
讀書會的最後,我們討論這三本書的地景感受差異是什麼呢?成員們會認為《輻射人》有點像是把地景當做物件使用;而《甬道》中的地景,更像是作者生命史的一部分;《柴山少年安魂曲》的地景,是鋪排情節的功能。三本書的呈現都不相同,也都有各自的擁護者,在文學性上,大家的共鳴是《甬道》及《柴山少年安魂曲》相對較多,而在地景踩點的樂趣上,大家選擇了《輻射人》。最後的最後,文學館地景小組的成員向大家揭示了這段時間的小小成果,在地圖看見我們所讀作品的「可能」坐落位置,這也將是接下來我們實地行讀的路線安排,這份地圖未來也將由文學館公開,提供給所有對文學地景感興趣的民眾一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