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地景文學系列】活動紀錄︱讀書會︱漫讀鼓山大小事(第一場)

講題︱漫讀鼓山大小事(第一場)

地點︱高雄文學館2F文學放映室

主持︱地景文學工作群

時間︱10/18(三)19:00-21:00

活動記錄︱吳金龍

2023年地景文學系列,以鼓山區的作家及作品為發想設計系列活動,分為文學作品共讀、作家講座,以及現地行讀,藉由不同類型圍繞在鼓山地區樣貌的各式活動,與民眾一同漫遊鼓山區的文學風景。系列活動開篇以「漫讀邊城大小事」為題,邀請民眾一同共讀鼓山地區的文學作品,透過文字進而瞭解作家筆下的世界,以及其創作過程中構思及轉化方式。而未來也透過共讀形式,將文字所描述的地點具現在地圖上,藉由地圖的索引,能夠更一目了然的串接文學作品與地方的關連。

文學館延續著過往年度辦理美濃、旗山、左營地區文學地景活動的經驗,也許從中能夠稍微理解文學地景的一些特點,也將這些累積下來的觀點與參與民眾一同分享討論。如2015年國際文學博物館委員會新定義「文學博物館」所含類別,新增了「文學地景」(literary landscapes) 類:「其構成元素包括作家本身或與作家作品密切關聯的地景或自然空間,特別強調「文學」與自然景觀的關係,也改變「文學博物館」須為建築實體的思維。」這意味著這些透過作家觀點與情感書寫的文學地景作品,文字內容不只是地景的描寫,更可從中瞭解各地人文風情與土地變遷軌跡。

范銘如在《文學地理:臺灣小說的空間閱讀》提到,「在文學研究的傳統裡,時間的重要性一向是凌駕於空間之上,歷史的價值被認為遠超過於地理區域。歷史是前進演變嬗變的、動態的﹐超越性的連續體,它的變化邏輯足以提供世人以及後代鏡鑑。相對的,空間被認為是靜止的,被動的,空間只是人活動的一個背景或舞台、歷史事件發生的容器,而在某個地區發展的現象或文學表現則被視為片段的、特殊的,所以範圍狹隘,只能是個案或是分析性的例證。」

然而,文學地景卻是要將「地理空間」的重要性拉出,透過文字描述與實地體感的走讀,讓文學中的空間感再現與被重新感知。誠如范銘如《空間文本政治》所說:「人在思考自己在各種空間中的遭遇、自己與他人在不同空間中的往來與位置、各種空間的定義與意義,以及自身與空間中銘刻的權力網路關係,都必須透過敘事來表達。人在空間裡的故事和空間本身的故事不只應用於神話、傳說與小說等虛構性文體,也是諸多號稱紀實性的傳記、家族史、地方誌、國族起源地敘述原型,建構了人的主體認知與各種身分的雛型。」

透過解讀與牽引文學作品中的空間地理,我們可以藉由其所呈現的文學地景,理解創作者所描述的人事時地物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不單是作品本身的創作概念,包含在在影響著創作者的生活環境,都讓我們都可以用更立體的眼光來解讀作品背後的世界觀。劉文放撰寫的論文〈高雄市旗鼓地區之文學地景書寫研究〉中,談到了地方、作者、作品、讀者之間的扣連關係:

地方→作者→作品

當我們的眼睛能停駐下來,觀看的時刻,就能創造地方的意象,可能是一個點、一個物體,或是地景,空間在被賦予意義的過程中,成為了地方,而時間在此座標上作用流動,就衍伸出更多的命題,過去、回憶、歷史、熟悉、陌生……,提供了作家書寫的養份。

而我們身為讀者,也透過作品,重新回顧了地方:

作品→讀者→地方

地方感的生成,人為主體,在經驗的透視中,把空間賦予意義,使之成為地方,並有所感受、依附。這樣的概念在討論和與理解地方書寫時,讓讀者透過地方感的「視覺向度」,共享這種情感,塑造地方的「意象」。

因此,探討作品中的文學地景,我們收穫的不只是作品的美學與作家的哲學觀,更能夠從其所描述的空間地理中,透過疏理,得出彼此生命共鳴與經驗喚醒,進而推敲地景如何育養作家之眼,而作家又如何以文字回應這片風土給予的滋養。讀書會的出發點就是希望透過共同討論,我們能夠挖掘出作品的地景樣貌,也試著藉由共感詮釋,感受什麼樣的地景書寫是能夠誘發我們對於現地的好奇,文學中的地景感、地景中的文學性,兩者相互映照,帶來更厚實的閱讀感,以及文學到底能不能創作出文化觀光及在地認同的實體感,這些都是本次系列活動想要嘗試的方向。

作為連續型的讀書會,文學館的地景文學工作群也希望透過共讀的形式,在網路地圖上標註出屬於鼓山地區的文學地點,將這些點串成路線,引導著後續讀者自行使用,行腳認識在地風貌。其中,我們特選了三部作品作為讀書會的主要閱讀文本:李志薔《甬道》,以柴山下水泥廠區的聚落村史為主題,從個人經驗、群體生活、地方文史傳說中架構一個地方的裡外故事;胡長松《柴山少年安魂曲》,以青年之眼與狂烈之軀的生存經驗,描寫柴山面海與背山生活的遷移史;冷言《輻射人》,以地方眷村的地景樣貌作為發想,寫實的使用在地元素與空間結構,以推理小說的形式,引導讀者進入內惟的地理脈絡之中。並補充其他作品如清代文人卓氏父子描述鼓山現地地景的漢詩、楊逵〈剁柴囝仔〉的柴山居民記述、林仙龍《遙對大武山》的邊城觀點、鍾玲《我的青芽歲月》的眷村生活等,作品中小如塵埃,大如青山的描寫,基底於這片地景中的自然與人文給予作家的靈感,試圖藉由文學作品描述的鼓山風貌,讓小組及讀書會更加認識這塊坐落柴山山麓的風土民情。

而文學館地景小組非常好奇參與讀書會的成員來歷,透過彼此的自我介紹,知曉來自各方的學員有的是鼓山當地人、有的來自其他縣市、有的來到高雄工作而久居的人,有的人比較熟悉鹽埕地區、鳳山地區,成員雖殊異,也有相同之處,那就是對於文學地景、對於文史走讀、對於那片書中描述的鼓山光景、對於生產文字的創作者們,皆有著想要進一步理解認識的企圖。到來參與的成員或多或少都看過本次讀書會開設的作品,初讀之中便產生不小的生活共鳴,比如有人爬山的學員對於李志薔《甬道》描述山林與聚落大感興趣,而生活鼓山在地的學員,就對胡長松《柴山少年安魂曲》所描述的生活場景感到親切、熟悉與寫實,這些讀後感受都相當有意思,可以進一步討論作品引人入勝的原因是什麼。學員們的意見交換讓文學館小組感到欣喜,期盼在這般興趣相投的群體,我們能在聊談之中產出更多的閱讀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