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經典文學】政治嬗變下的文學力_高雄第一社區大學X高雄文學館

 政治嬗變下的文學力

課程日期:113.03.19 

講師/記錄:邱瓊慧

    今日是從2001年竣工的「八卦山文學步道」說起的。彰化有哪些作家?擇選哪個時期的作家置於文學步道呢?作家作品該擇選那首詩才能呼應時代性呢?許是那座落彰化文學館旁的「1895八卦山抗日保台史蹟館」的原故,八卦山文學步道羅列的多是日治時期的作家。


  「1895八卦山抗日保台史蹟館」裡有詩人陳鳯昌一首七言絕句「短衣匹馬戰城東,八卦山前路已窮。鐵礮開花君證果,劫灰佛火徹霄紅。」記錄了清朝割讓臺灣,面對政局譎變黑暗的時刻,穿著臺灣衫的民眾拿著古老火繩槍激憤奮力抵抗日軍的悲壯情狀。


  文學步道上擇選的作家多是1900年~1910年出生,活躍於1920年~1940年臺灣新文學運動者,有被譽為「臺灣新文學之父」的賴和(1894年5月28日—1943年1月31日)、陳虛谷(1896年—1965年)、周定山(1898年10月25日—1975年)、葉榮鐘(1900年7月23日—1978年11月3日)、謝春木(1902年11月18日—1969年7月26日)、王白淵(1902年11月3日—1965年10月3日)、楊守愚(1905年3月9日—1959年4月8日)、翁鬧(1910年2月21日—1940年11月21日)等人。


  他們皆是日治時期跨越新舊文學的作家,身兼漢詩詩人與日治時期新文學作家的雙重身份,學養內涵來自臺灣私塾的儒家漢學、日本的教育系統,以及受到五四運動及傳入臺灣與中國的歐美思想等影響。身為殖民地的次公民,懷抱著平等與尊嚴的國族精神,他們推動臺灣新文化運動,組織「臺灣文化協會」、創辦雜誌刊物,舉辦講演倡議社會風俗的改革,致力反對日本殖民統治不公不義的法令等社會運動。當時他們都具有漢文、白話文、日文的書寫能力,將自己承載的時代使命以小說、新詩、漢詩等作品表達出來。


  1910世代、1920世代、1930世代出生的作家群接受的是日本教育,日文是主要的書寫工具。施翠峰生於日治時代1925年,主要從事民俗、人類學調查文藝創作、藝術批評、繪畫等,他就以日文編寫了臺灣的風俗故事。陳舜臣(1924年2月18日—2015年1月21日)以日文寫中國歷史故事,是日本中國歷史小說的先行者。州立台中第一中學校學生社團創辦的《銀鈴會》(1943~1949),是學生以日文創作的詩集。鍾理和、鍾肇政、葉石濤等作家更是具有扎實的日文創作書寫能力。楊逵、龍瑛宗(1911~1999)二人的小說更是獲得日本大賞,可見其書寫能力已達上乗。


  1945年日本戰敗,國民政府來台一年就禁止日文的使用,這對於受日本教育,以日文思考、以日文書寫的創作者而言等於「斷臂」(龍瑛宗語);對於20歲至30歲之間,正是建構思想體系的重要時期,卻要重新學ㄅㄆㄇㄈ(鍾肇政語);喪失已純熟的語言工具,日文的漢字也唸不出音來,林亨泰稱這一種失語的創作者是「跨越語言的一代」。


  書寫工具的再學習的困難並沒有澆熄他們的創作熱情,憑藉毅力、耐力學習著國語的漢字。葉石濤抄寫《紅樓夢》、鍾肇政翻譯《少年維特的煩惱》、先以日文創作再一一寫成漢字,彷彿是苦行僧,在字海裡修行。鍾肇政成立《文友通訊》,讓臺灣作家能以文會友,彼此相互學習打氣。當時許多詩人如林亨泰、錦連等詩人引入西方創作理論,成立了《現代詩社》就想打破書寫的限制,創作出「視覺」的詩。然而,這似乎僅是書寫工具轉換的過渡,後來成為書寫土地的《笠》詩社的前身了。


  當然,在那個被迫「失語」的年代,有些作家已棄文改行,也有堅持繼續以日文創作的人,黃靈芝就是其中之一,他隱居山林,以土地為素材,創作臺灣俳句,在當時,沉寂是他的選擇。  


  1895年、1945年的政治嬗變更顯出作家們的文學力的剛毅,他們文學的根穩穩地扎在臺灣土地上,往中國、往日本、往歐美盤生氣根,吸取文化的養分,讓文學力更加茁壯。即使遭遇外力的限制,但是在他們開闊的思維裡,限制僅是一時的,他們終究會以堅毅的態度繼續展現他們的文學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