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經典文學】時代更迭下的文學力_高雄第一社區大學X高雄文學館

時代更迭下的文學力

課程日期:113.03.26

講師/記錄:邱瓊慧

    今天的課室以陳芳明教授在YOUTUBE<臺灣民視學堂><臺灣新文學史>的講述為主,略識處於不同的政局轉變中的臺灣文學的面貌。擇取1950年代的終結反共文學書寫、1960年代現代主義的書寫、1970年代鄉土文學興起的書寫,一直至1980年代政治解嚴之文學多元化的書寫。希冀從時間之流認識臺灣百年文學的傳承與改變。


  50年代的創作是充斥「反共」潮浪,創作者思想被箝制、書寫內容被檢視、發表園地被限制監控的戒嚴時代,仍有文學園地拂動著自由的風,這自由的風來自林海音與聶華苓。

  林海音(1918年4月28日—2001年12月1日)於1953年11月受聘為聯合報副刊主編,致力於發掘優秀的寫作人才,並鼓勵停筆多年的日治時期作家重新寫作。後來因為王鳳池的「船長事件」,林海音辭了聯合副刊主編。她於1967年創辦《純文學月刊》,提倡不含政治及商業目的地創作文學,並在隔年成立純文學出版社,培育無數青年作家。

  聶華苓1949年加入《自由中國》半月刊擔任編輯,與雷震、殷海光、戴杜衡等人共事,直到1960年停刊。1964年赴美國定居,任教於愛荷華大學。因創辦國際寫作計劃,有「世界文學組織之母」的美譽。


  60年代「現代主義」盛行,「現代主義運動興起於19世紀末期,現代主義相信那些「傳統」形式的藝術、文學、社會組織和日常生活型態都已經過時,因此有必要將這些過時的東西全部掃除,並且重新創造一種新的文化。」仍處於戒嚴時期作家們一起創立文學刊物,其一是《現代文學》的創辦,培養出一群現代主義的年輕作家,以象徵、隱喻等美學探索人性內在世界。白先勇(第一部作品<玉卿嫂>)、歐陽子(第一部作品《秋葉》)、陳若曦、王文興(第一部作品<欠缺>)等人的作品都刊載於《現代文學》。

  另一文學代表刊物是《文學季刊》,於1966年10月10日創刊的文學性季刊,以社會關懷為主要面向,主編是尉天驄,主要的寫作者有姚一葦、尉天驄、七等生、陳映真(<麵攤>、<將軍族>)、黃春明與施叔青等人。該本雜誌由於1968年的「文學季刊事件」,在陳映真受政治迫害被逮捕後受到打擊,改為不定期出刊。在1970年2月15號出版第10期後停刊。 


    70年代鄉土書寫興盛,所謂鄉土文學是充滿社會關懷,流露著人道情懷,文字書寫的面向是對生活樣貌、生存、困境的省思,作品的背景樣貌往往與作者的生命有相當程度的貼合。1970年代,現實主義的文學觀逐漸滲入鄉土文學作家的作品當中,而與當時文壇 「現代主義」文學分庭抗禮的文學主張。 鄉土文學的重要作家有陳映真、黃春明、王禎和、王拓、楊青矗等人。


以黃春明<看海的日子>為例,作家描寫妓女白梅堅毅地尋求生命價值以及自我建構的生命故事。他說:「1960、70年代美軍在打韓戰、越戰的時候,台灣就是美軍的休假中心,酒吧文化來,美國的巧克力、餅乾都來了,大家看不起那些酒吧的吧女,但這些妓女、吧女,為台灣賺了很多錢,怎麼看不起人家?我寫這些妓女,我是敬重她們。」

  1977年葉石濤在〈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表述:鄉土文學並不受語言和省籍的制約,只要是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在精神和心理層面上有共通經驗所寫出來的作品就是鄉土文學。 簡單說來, 種族、省籍顯然不是作為「 鄉土文學」 與否的判定標準。

  70年代的書寫是回歸土地之情的書寫。


    80年代是多流派、多風格、多題材的多元化格局。(以下資料參自黃錦珠<台灣現當代文學導論>)

    作家有著豐沛的創作力。中老年作家如:鍾肇政、葉石濤、李喬、鄭清文、七等生、陳映真、黃春明、王拓、王禎和、余光中、洛夫、楊青矗、張系國、張曉風、三毛、楊牧等仍然很活躍,創作中不斷有新的建樹,思想與技巧愈趨成熟。     1949 年以後出生的新生代作家大量崛起,黃凡、張大春、王幼華、林燿德、袁瓊瓊、蘇偉貞、吳念真、呂秀蓮、蕭颯、廖輝英、朱天文、朱天心、平路、簡媜、龍應台、李昂、張曼娟等。他們思想開放,較少束縛,既注重傳統,又不忘吸取西方文學營養,在藝術上求新求變,為文壇帶來新嘗試與新發展。

    80 年代,台灣文學出現了許多新主題,如政治小說、都市文學、新女性主

義文學、探親文學等等,構成文壇百花爭豔的嶄新局面。

    政治小說指直接或間接、正面或側面反應台灣政治生活、政治事件,並涉

及當代政治問題的小說。獲 1981 年「吳濁流文學獎」的小說佳作獎〈渴死者〉

(施明正作),揭開政治小說序幕。接著王拓〈牛肚港的故事〉、楊青矗〈選舉名

冊〉、林雙不〈黃素小編年〉、張大春〈大說謊家〉、李喬〈告密者〉等相繼問世。

    都市文學是跟隨台灣社會都市化的發展而出現的描寫都市生活、表現都市

人心理、反映都市問題的文學,在 80 年代大量湧現,以致於有人認為「都市文

學已躍居 80 年代台灣文學主流」。代表作家有:黃凡、林燿德、王幼華等。

    新女性主義文學則與婦女解放運動同步發展,要求從傳統男權社會的枷鎖

中解放婦女,追求男女平等,深切的探討現代女性的處境,從而超越了傳統以女

性為題材的文學,它是女性意識覺醒的產物。重要作品有袁瓊瓊〈自己的天空〉、

呂秀蓮〈這三個女人〉、李昂〈殺夫〉、廖輝英〈不歸路〉、朱秀娟〈女強人〉等。

    探親文學指的是 1987 年 11 月開放探親之後,大批非台灣本籍人士返回大

陸探親,以探親旅遊為題材的文學,洛夫、陳若曦、柏楊、蕭颯、三毛、瓊瑤、

羅蘭、張曼娟、張默等都有探親文學作品問世。

    雜文創作在 80 年代也頗受矚目。柏楊《醜陋的中國人》、李敖《千秋評論》

有廣泛影響。老作家臺靜農《龍坡雜文》圓熟老到,別具一格。龍應台《野火集》

熱烈關切本土問題,激起許多讀者共鳴。

    80年代原住民社會運動興起,原住民作家以身份認同、文化追尋作為書寫姿態,開啟「山海文學」的起點。奧威尼.卡露斯盎《野百合之歌:魯凱族的生命禮讚》(2001)、《神祕的消失:詩與散文的魯凱》(2006),霍斯陸曼.伐伐《玉山魂》(2006),再如夏曼.藍波安《黑色的翅膀》(1999)、《老海人》(2009)巴代一系列的歷史長篇小說,如《笛鸛:大巴六九部落之大正年間》(2007)、《白鹿之愛》(2012)等。


   90 年代,台灣文學保持多元並存的發展格局,從 80 年代中、後期開始,台灣文壇正式出現「後現代主義」的理論建設與觀念倡導,並開始產生後現代文學。

    在複雜紛紜文學現象中,情色文學與後設小說頗值得注意。情色小說鮮明

的反映了女性覺醒意識與性解放等觀念,如平路《行道天涯》、李昂《北港香爐

人人插》、朱天心《荒人手記》等,此外還有蘇偉貞、李元貞等作家。

    後設小說是以小說形式來探討小說問題的小說,即作家直接在作品中對小說創作中的某些問題加以討論。後設小說與後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的流行有密切關係,它重新反省小說的虛構性及讀者的反應,對小說的語言和結構等進行顛覆,揭示了敘述的不確定性和語言的局限。如黃凡〈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系統的多重關係〉,張大春〈晨間新聞〉、〈寫作百無聊賴的方法〉,平路〈五印封緘〉,蔡源煌〈錯誤〉等。

    90 年代台灣文學的消費性格日益明顯。嚴肅文學與通俗文學的界線逐漸模

糊。文學書籍注重包裝,作者明星化,不少內容逐漸出現軟化、淺化,精緻文學

通俗化,通俗文學精緻化,深具大眾消費社會化特點的文學走向逐漸加重。(補充)


    臺灣的歷史橫越了日治時代、美援時代、台灣自由化年代、鄉土論戰現場,雖然滿是震盪的憂傷,然而文學創作者仍是強韌地持續以文學、戲劇對這片土地投以疼惜與寬愛。正如黃春明說的:「政治上改朝換代像電影的cut in,一下子就跳接到另一個畫面,但人民的生活是重疊的,沒辦法切那麼清楚。原本這樣的時代要是最豐富的,就像海洋的洋流交會處一樣,暖流、寒流交會,魚的種類最多,不同魚種會再交配、繁殖,應該才是最豐富的。」文學如繁花生長在這片溢滿文學力的沃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