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電影<1895>作為《臺灣人三部曲》序曲
課程日期:113.04.09
講師/記錄:邱瓊慧鍾肇政先生是首位創作「大河小說」的作家,什麼是「大河小說」?楊照〈歷史大河中的悲情──論臺灣的「大河小說」〉一文歸納出「大河小說」的四項特色:「一、濃厚的歷史意味,故事發生的背景往往設定在某個變動劇烈的歷史大時代;二、其敘述是以一位主角或一個家族為中心主軸,利用一人或一家貫串連續的經歷來鋪陳、凸顯過去的社會風貌;三、會以較多的篇幅處理社會背景以及當時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細節;四、敘事綿綿不斷,好像可以和時間一樣永續不斷,一路講下去成就了的不止是長篇小說,更是特大號的超級長篇。」鍾老的《臺灣人三部曲》是他的「大河小說」的代表作之一。歷史背景從1895年緜續至1945年的日治時期,敍寫臺灣被殖民51年,以陸氏家族為中心主軸,書寫這個家族在這個時間流裡的國族價值、社會結構、文化存續、經濟生活等細節的轉變。
《沈淪》是首部曲,背景時空是臺灣割讓給日本的1895年,為了讓閱讀能進入當時的時空,於是選了改編自作家李喬作品《情歸大地》的電影《一八九五》,又名《一八九五乙未》,描述1895年乙未戰爭中客家村莊所發生的故事。以這部電影作《臺灣人三部曲───沈淪》的導聆。
閱聽時在心裡叩問著:「乙未戰爭」,台灣史上最大的一次戰爭。但是,了解「乙未戰爭」的台灣人有多少?又有幾人知道吳湯興、姜紹祖、徐驤是誰呢?當強權入侵家園的緊迫時刻,命運將面臨怎樣的困境?妥協?反抗?個人悲喜情感與國族命運交會時,個人又會發生怎樣的轉變?關於戰爭的「兩難」議題:「接收」/「占據」?「殺戮」/「保護」?身為殖民地的次等國民將遭受怎樣的對待?次等國民又將如何改變命運呢?
課後,學員夏天生在群組裡寫下觀影的心得:「『乙未戰爭』,從軍事角度而言,並不算是真正的『作戰』。而是較低階層的『低度軍事衝突』,對日本而言僅是瓦解台灣民間武裝力量的『綏靖』作為。
日本師團近8萬名兵力,也並非當時日軍主力,他們陣亡僅3百餘人。面對近乎以冷兵器為主的農民武裝力量,日軍主要的傷亡來自如瘧疾、腳氣病、中暑等疾病。例如牡丹社事件中,日軍6000餘名士兵,近500人死於傳染病,66%則是感染瘧疾。真正戰死者僅10餘人。
因此,在研究日據時期的武裝抗爭,我們必須承認當時民間自發性的組織,極度缺乏軍事作戰的任何要件,所以犧牲才會如此慘痛。而這類情形,並非只發生在台灣島上。當時任何殖民政府,為了快速控制殖民地秩序,往往運用最殘暴的手段來屠殺當地人民。所以『戰爭』絕不是浪漫的武士或騎士風采,而是無數無辜性命的失去。每每論及戰爭我總想起唐代詩詞<隴西行>中所述『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歸夢裡人』」。
天生這段分享的文字開展了我們在閱讀「大河小說」的視野,歷史必須被記錄,但不是從歷史裡去糾結仇恨情緒,而是從歷史的悲劇裡去省思人性卑瑣無助與堅毅光亮;從歷史的苦難裡找尋黑暗的來處,作為前進時儆醒審慎的行進態度,避免重蹈黑暗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