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淪》、《滄溟行》概述
課程日期:113.04.16
講師/記錄:邱瓊慧
課程開始之前分享看日本大河劇《大奧》的感想,看似理所當然的體制、觀念、人情事理,其實是十分脆弱的。一場不可逆、不可解的瘟疫肆虐,人們為了生存就得力圖活下去的策略,能否戰勝已是無解,但是奮力一搏、掙出活路的拼勁是為生命存在保有的確據。疾病使然,戰事亦然,在死亡的面前,人們能為自己做的,就是「選擇 」,選擇詮釋自己活著的理由。
《沉淪》的前半部是暴雨前的寧靜,是季節、日常、人情的詠唱,然而,一只「馬關條約」讓生命的謳歌變了曲調。
相思樹昂然屹立在茶畦間,一行行的茶叢正抽著新芽。翠綠之間,採茶女子摘著茶芽,在靜寂的空氣中迴盪著歌聲,男女山歌的一唱一答,青春的色調飄在風中,入耳入心,隨著採摘的茶菁放入腰簍裡也放入了心裡。
茶園摘回的茶菁傾倒在屋前的禾埕,讓陽光溫度使茶菁變軟變乾燥,這期間要不斷用手捧起一大捧,快速地上下擺動,讓它紛紛落下,這「弄」的動作可以增高茶菁的香味,也可以避免醱酵。再來,就送到「做茶間」。先把小「毛攔」(竹製篩形器具)的茶菁倒入茶鍋裡,用兩把茶匙炒至半熟變軟為止;炒熟的茶菁移到大毛攔,送到「揉茶手」前面,揉茶手坐在橫綁在離地面一尺半高度牆壁的兩根粗大的觀音竹上面,他們用雙腳揉,把剛炒好熱度高的茶菁,將一片一片茶葉揉得捲曲起來。揉好的茶要經過最後一道手續「焙」,把揉好的茶弄鬆攤放在篩子上,再放在烘籠裡,擱在小形火爐上,得不時地翻弄以免烤焦,焙乾後的茶就可以移進茶倉了。
茶菁經過採摘、弄、揉、焙的工續,隨著時間慢慢變化,人情亦然。
《沉淪》記載了陸氏家族的故事,著重於第三代「信」字輩、第四代「仁」字輩、第五代「綱」字輩、第六代「維」字輩的日常人情的描寫。人際關係方面,他們重視人倫綱紀的維繫、持守階級門第的界線、遵從禮法與禮儀,然而,他們仍然擁有失落、嫉妒、機心、懦弱、蠻橫、疑惑、憐憫、膽怯等性情,好似褐色帶紅斑點的茶蟲(茶捲葉蛾)麕集在茶枝上,不停啃嚙茶葉。
人情的喜怒哀樂,得失的衡議,在平和的日子裡雖有波瀾卻仍是平常,然而無視日子的波瀾的原由,竟是一場無法預料、無法反對的風暴,1895年馬關條約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條款。臺灣民眾除了選擇靜默之外,齊力反抗是另一昂立的姿態。陸家由第四代仁勇帶領著第五代、第六代的陸家子弟以及家裡的長工男丁們,以農具、火繩槍當武器,以剛毅不屈當鎧甲,抱死決志捍衛土地的主權,將個人的喜悲與榮辱置於度外,一心以國家存亡的大局為念。這樣悲壯的決志令人動容,也讓人感到無奈與不捨。1895年,臺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當年的吳湯興、姜紹祖、徐驤等人就是為了保衛家園而犧牲生命的義士。《沉淪》以小說的形式表達了百姓根著土地的希望與憤怒,正如葉石濤先生稱讚鍾老的《沉淪》是「一部民族史詩的風格,一卷本省人民悲歡離合多采多姿的敘事詩;闡釋民族和土地絕對不得割裂的思想」。
鍾老的《臺灣人三部曲》大河小說的第二部是《滄溟行》,陸家參與武裝抗日之後,土地被没收,家道走向中落的景況。小說時空背景落在日本治臺二十幾年,以第六代陸維棟、陸維樑這對相差14歲的兄弟為主要描寫對象,他們身處殖民地次殖民的身份,被教育形塑出不同的價值觀,兄長維棟對現實生活的妥協態度與弟弟維樑投入農民運動,參與反抗的行為產生鮮明的對照。造成差距的原由是教育的影響。
受日本教育的維棟成績優異,當上了公學校的老師,一切思維全在妻兒身上打轉,一切明哲保身為要;18歲的維樑本來也會走上維棟的人生規劃,由於母親極力反對陸家子孫為敵國賣力的屈辱,維樑憤而離家,到台北的書店工作三年,接收到日本內地的報紙、雜誌的訊息,知道從臺灣前往東京留學的青年們努力向日本政府爭取臺灣的自由,紛紛成立了「聲應會」、「啟發會」、「新民會」、「臺灣文化協會」,提出「六三法撤廢運動」、「臺灣議會設置運動」。在台北三年與世界接軌的自我教育,陸維樑有了不同的教育思維,明白臺灣的殖民地政治是不合乎世界政治思想潮流的黑暗政治, 21歲的陸維樑脫胎換骨,深信「不去爭取,便絕無法得到」。於是,重返家鄉,參與農民運動,企圖為農民爭取土地的權益。
鍾老第二部《滄溟行》讓陸家第六代遇逢日治時期臺灣啟蒙運動,知識份子紛紛投入爭取改革,以演說戲劇的方式向農民輸入自由平等、自覺自決的思想。
陸維樑是知識分子的代表。當時知識分子懷抱民族主義的理想從事農民運動,李應章、簡吉、黃石順、趙港、楊逵、葉陶、簡娥、張玉蘭、陳崑崙、陳德興、侯朝宗、楊春松等人均是知識菁英,他們組織農民對抗日本拓殖會社而遭日警逮捕入獄。小說情節裡,陸維樑亦是多次被警告入獄。摘選《簡吉獄中日記》共讀,可以明白他們念及自己能力時,依然覺得自己藐小無能;念及家人時,依然充滿思念;有時身浸黑暗恐懼宛如置身墳場,即使如此,無悔與堅定依然是心中的陽光,等待出獄,再來一場農民運動,直至職志完成,農民能過著安居的生活為止。第二部以陸維樑為了擴增視野、知識,前往中國大陸求學作結,也是為了努力克盡職志的抉擇。
歲月一天天流走,記憶隨之變淡化無,僅管如此,只要有人記得,記憶就會被喚醒。鍾老的《臺灣人三部曲》讓我們學習「記得」,並且喚起我們的「識見」,亦如陸維樑,我們也是「陸維樑」。
課後廻響:
1.茶農收成的生活,讓天生想及童年時期的農忙景象:
「換工」;是農村農忙時節彼此互相幫忙農務作業的社會現象。孩童時期,家父接受政府輔導安置,進入了退輔會知本農場(當時又稱開發大隊)務農。因為多數老兵並無務農的經驗,所以常要在失敗中學習。
水稻種植最忙的時候是插秧(尤其是純手工時期)與收割。這時候,大家彼此就開始「集體作業」。「換工」並不需要彼此給予薪資,而是要負責當日中餐與上下午各一次的點心。點心種類繁多,通常依據主人的省級習慣而定。多數是以麵食類為主。(我個人最喜歡仙草等冰品)
由於我們的母親絕大多數是「原住民」,所以常會在工作中傳出父親們聽不懂的「吟唱」。可是這些吟唱曲調,輕快愉悅的並不多。有一天我問大姨:VUVU們到底在唱什麼?她說:有想家的、思念舊情人、抱怨自己夫家(應該是年齡差距太大,甚至語言無法溝通)甚至怨嘆自己的命運。
2.天生補充說明茶會成為生產大宗的原由:
清朝時期,台灣的經濟相當繁榮。歷史學者駱芬美的專書中,曾提出「台灣錢淹節目」,最早出現在17世紀末的臺灣。當時臺灣移民中的商業行為相當發達。出產的米、麻、樟腦等除了出口到東南亞,中國大陸更是大宗。更有賺頭的其實是從藍草提煉出來的染料──藍靛。臺灣藍草被譽為是最易生長的植物。除了糧食作物番薯,藍草成為適合開闢臺灣山區的第一波經濟作物。
1870年藍錠價格下降,農民於是放棄藍草,改種茶葉,隨後茶和樟腦、糖成了臺灣重要的輸出品,臺灣人也因收入增加而提升了消費能力。優異的商業行為進而促成「一府、二鹿、三艋舺」經濟重心北移的趨勢。(節錄:駱芬美;「被扭曲的台灣史」)
3.珣甄分享今昔地域圖的對照閱讀方式:
《沉淪》第一冊真的要有老師的那個家族譜,才會比較清楚角色之間的關係,書中的和實際位置地名,也和今日的地名有點差距,查詢之後再對照桃園區域圖會更清楚!從中可以看出鍾老要精通古今!書中日語客語國語之間的轉換,要熟悉方能用得恰當!
第二冊《滄溟行》,兄弟是彼此的對照,對於日本人懷柔手段背後,真正的意圖,官職和佃農,安穩與貧困,試圖還原當時人們彼此心裡的擔憂與矛盾!
閱讀鍾肇政的《台灣人三部曲》,文字是舒服流暢的!內容除了時代的悲情,也看到人們彼此間溫度!或許這就是艱困的時代,溫暖的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