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曼.赫塞是誰?
課程日期:113.05.28
講師/紀錄:邱瓊慧
近年來我也起了「斷捨離」的想頭,然而,《流浪之歌》是絕對不會離開我的書櫃的。從年少至知天命之年的我,不同的人生階段閱讀此書,總會有不同的領會,在閱讀的當下,彷彿靜坐於河岸邊諦聽水聲,心靈總是一次又一次地被洗滌。
在資訊取得較不易的年代,對我而言,赫曼.赫塞這個名字是具有神聖意象的,因為作為啟迪我年少的作家,我臆想他是位游離世間的隱者,以落拓自在的態度面對人情世故,就像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評審的評語:「他那些靈思盎然的作品——它們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創意和深刻的洞見,一方面象徵古典的人道理想與高尚的風格。」我一直以為擁有洞見思想、人道理想的赫曼.赫塞在人生逆旅是順心悠遊的。時至今日,關乎赫曼,赫塞的著作譯文、創作歷程的資料都較昔日完備,閱讀過程,我臆想的神性化形象慢慢粉碎,自問:「赫曼.赫塞是誰?」
柯晏邾譯本還原了第一部《流浪者之歌》赫曼.赫塞的贈辭:「敬愛的羅曼.羅蘭!自從1914年秋天,我突然也感覺到近來開始蔓延的精神窘迫,而我們從各自陌生的彼岸向對方伸出手,同樣深信跨越國界的必要性,從那時起我就期望能向您表示我對您的敬愛,同時也檢驗我的寫作成果,讓您一探我的思想世界。請您接受我將這尚未完成的印度詩篇獻給您。您的摯友赫曼.赫塞(題於1921年)」從這短短的贈辭知道幾個訊息:首先,赫曼.赫塞與大他11歲的羅曼.羅蘭是摯友,彼此心性相通,以自然、自由的哲學、心靈空間的開創作為核心價值,羅曼.羅蘭在1939年的信中則稱赫曼.赫塞是他的「藝術和思想上的兄弟」
(註: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羅曼.羅蘭首揭反戰旗幟,不能見容於法國而飽受抨擊,緊接著,赫塞也在瑞士《新蘇黎世報》發表反戰文章,被德國人指為叛徒,但赫塞卻受到羅曼.羅蘭的聲援與支持,並開始了法德兩個最後的浪漫主義英雄長達三十年的忘年友誼。)再者,當時的赫曼.赫塞身心陷於「精神官能症」之苦,而完成《流浪者之歌》的第一部之後,歷經了一年半才著手寫第二部。譯者說明從他的書信得知原因是赫曼.赫塞不知道要讓書中主角悉達多走向什麼樣的道路,最後作者讓悉達多走向世間,走進生活。
柯晏邾在《荒野之狼》的譯本序徵引了二封赫曼.赫塞的書信:一封是<1926年10月13日致雨果.巴爾>「我的生平如果有任何意義,那麼必然是我個人無藥可救卻勉強控制住的,重視精神生活的人的精神官能症,同時也是時代精神的病徵。」另一封是〈1926年12月16日致歐托,哈爾特曼〉「過去三年來因為我人性及精神的孤立和疾病,除了把我的狀態變成寫作客體,我找不到其他出路……」讀著這文字感到心疼,原來,我所景仰的作家在寫作之際正與身心的黑影搏鬥,除了積極尋求醫師的治療,赫曼.赫塞在文字書寫的世界裡尋得安身立命之地,透過書寫在文字裡找到抑鬱的出口。寫著《彷徨少年時》,他是辛克萊;寫著《流浪者之歌》時,他是悉達多;寫著《荒野之狼》,他是哈利。譯者柯晏邾寫到:「要把這樣的苦難訴諸文字談何容易!有如把自己推上祭壇,赫塞築起了華麗的舞台,層層疊疊,然後親手執力,一筆一刀劃開自己的生命,鮮血淋漓,一層一層逐步展露,直到人心最深處,直到故事的核心。」更令我感動的是,赫曼.赫塞留給讀者的是「光」,是追尋光的力量,亦如那一席讚辭:「他那些靈思盎然的作品——它們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創意和深刻的洞見,一方面象徵古典的人道理想與高尚的風格。」
《流浪者之歌》的思想底蘊充滿了佛道思想,我疑惑著:「赫曼.赫塞擁有怎樣的學養背景呢?身為德國作家,為何作品卻充滿東方思想呢?」查閱網路資料,赫曼.赫塞的學養背景漸漸明朗。(以下文字整理自網路文章)
1877年,赫曼.赫塞出生於德國許瓦本地區小城卡爾夫的虔誠的傳教士家庭,父親、外祖父均在印度傳教多年,母親也出生於印度,自幼耳濡目染,赫曼.赫塞對古老絢爛的東方文明充滿嚮往。
13歲的赫曼.赫塞立志成為詩人。從成年開始,赫曼.赫塞就開始在歐洲遊歷。1911 年,34歲的赫曼.赫塞與一位畫家結伴,遊歷了印度、錫蘭、新加坡和蘇門答臘等地。回到歐洲以後,他便全身心投入對中國文化的探索。
早在1907年,赫曼.赫塞的父親已向他推薦《老子》一書。同年,赫曼.赫塞還得到德譯中國詩集《中國牧笛》,他如獲至寶,感受到一種與古希臘、古羅馬相媲美的古老文明的馨香。
1912年,赫曼.赫塞離開德國,定居瑞士。兩年後一戰爆發,在迷惘與苦悶中,赫曼.赫塞放棄印度哲學忍受和認命思想,轉向對中國哲學的探尋。
一戰結束後,赫曼.赫塞給友人羅曼•羅蘭的信中寫道:「《老子》多年來帶給我極大的智慧和安慰,『道』這個字對我意味著全部的生活真諦」。談及小說《流浪者之歌》時,赫曼.赫塞曾多次表示:他筆下的聖者雖穿著印度袈裟,但其智慧更接近老子而非佛陀。對於《莊子》,赫曼.赫塞也推崇至極。
接觸老莊哲學後,赫曼.赫塞對世界有了新的認識,開始沉潛於內心之路,「矛盾的兩極相互依存、互為前提,既對立又相融」的思想,對赫曼.赫塞影響極大,作品裡常出現生命在二元對立後的自我完善、自我救贖。
赫曼.赫塞受歌德的「世界文學」觀念影響,試圖打通東西方文化,在兩種完全不同的思想體系中架構橋樑——他呼吸的是印度、中國和古希臘智慧的共同空氣,其最終目的,是使中國與歐洲、陽與陰、思與行、效果與觀照在人們心裡和解、融合。
晚年赫曼.赫塞逐漸從老莊哲學轉向儒家學說、佛教禪宗、《易經》。1959年,82歲的赫曼.赫塞還寫下了寓意深刻的《中國式傳奇——孟夏的故事》,三年後,赫曼.赫塞離開人世。
今日依然喜愛閱讀赫曼.赫塞的作品,知悉他的生命經歷及學養之後,更能在閱讀的過程中感知他的文字力量,並將這股力量轉向對自己生命的探問。一起和作家赫曼.赫塞找尋「光」的力量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