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成長軸線讀喬伊斯《都柏林人》
課程日期: 112.06.27
講師/記錄:邱瓊慧
《都柏林人》是愛爾蘭小說家喬伊斯的第一部作品,以莫泊桑和契訶夫式的現實主義手法,描寫都柏林人的生活的短篇小說集。 1904年喬伊斯在一封給出版商的信件裡提到,他正在為自己的國家寫一部道德史,並聲稱他之所以選擇了在大英帝國排行第二的歐洲大城都柏林為素材,不是因為都柏林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而是因為這座城市似乎就是癱瘓的中心。15篇的短篇小說圍繞一個主題…癱瘓和死亡,篇篇環環相扣,具有相當於一部長篇小說的內在邏輯架構。
喬伊斯將《都柏林人》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童年:<姊妹><一次邂逅><阿拉伯商展>,第二部分青少年:<愛薇琳><車賽以後><君子好逑>,第三部分成年:<出租公寓><一小片雲><一對一><泥土><一件恨事>,第四部分社會生活:<常春藤日><一位母親><聖寵><死者>。每個部分都有屬於自己的副主題,因此就成了一種主題與副主題的變奏和回旋。
以下簡述15篇短篇小說梗概,以便學員日後自行閱讀,也補課室講述的不足處。
第一部分童年:
<姊妹>描述小男孩接受詹姆士神父的教育,但是詹姆士神父癱瘓去世了,在守靈期間,小男孩才從照顧神父的姐妺口中得知,神父一生謹慎,至死仍為過去彌撒禮拜時摔破聖杯的不小心行為懊悔不已。
<一次邂逅>敘述小男孩不接受教會和學校的規訓,選擇逃學,最終以無聊及害怕作結的經歷。
<阿拉伯商展>描寫一個男孩青春期的愛情幻想,趕集的計劃失敗,經歷了守候希望至絕望的過程。
第二部分青少年:
<愛薇琳>講述女孩準備與水手男友私奔當日的心理想法,想脫離父親的控制,卻因為想起母親臨終的交託而放棄改變,繼續過著麻木的生活。
<車賽以後>青少年的情誼交流動機已不單純,社會經濟地位已是衡量標準,驕傲自視甚高,飲酒取樂賭博的荒誕行為,充斥著眦睨彼此的諷刺
<君子好逑>男女情感淪為同儕炫耀的手段,淪為浪子予取予求的行為偽裝,金錢、肉慾流盪在男歡女愛之間。
第三部分成年:
<出租公寓>一位充容自抑的女性的內心充滿著對生活的算計,女兒的婚禮也是生活的酬碼之一,出租公寓裡的房客成了另類的未來投資。婚姻成了改變生活的紐帶。
<一小片雲>對於現狀與自己的選擇能滿意嗎?朋友的社會成就引起了嫉妒及自我價值的懷疑,進而將家庭生活和孩子當作是自己前進的阻力。
<一對一>親英的北愛爾蘭新教與南方天主教徒之間的緊張心理,影響到工作的人際關係,這位下屬男子總是以飲酒來麻痺掙扎的心情,反而拖沓了工作,飲酒、請酒造成更惡劣的職場關係,工作與金錢成了生活苦惱的源頭,終究還是躲在酒館來逃避苦惱,生活陷在泥淖裡,無法抽身。
<泥土>描寫曾經是保姆,後來照顧的人家孩子長大了,就去洗衣店工作的女性,生活簡單自在,宗教節期是她拜訪昔日照顧人家的日子。相對於她的和平融合,昔日的手足隨著歲月成長反成了互不往來的陌生人。親情成了一種極弔詭的人際關係。
<一件恨事>表現知識分子杜非先生無情、冷酷、自以為是的現代人的生活,看到昔日女性友人死亡訊息時,他由震驚轉而責備再而心煩意亂,杜非先生過著的生活是悲哀寂寞,而他卻冷漠不自知。
第四部分社會生活:
<常春藤日>民族革命意識是深入在都柏林人生活的,巴奈爾是民眾心目中的民族英雄,然而,他卻爆發情感醜聞,造成了他的悲劇性的傾覆。此文是對巴奈爾之死的哀悼致意。巴奈爾去世後,在每年十月六日會佩戴一枝長春藤,紀念他們已故領袖。
<一位母親>在音樂會演奏的場合,母親為了捍衛合約的履行保障,她以脅迫、中斷演奏的方法,讓女兒不去參與音樂伴奏,阻撓音樂會的進行。在衝突過程裡,利益,是其他參與者衡量的重量,最終,這位母親僅僅是自己安全感的勝利者。
<聖寵>在柏敦神父的講壇,為了迎合那些「活在世界上而在某種程度上為世界而活」的人,將教義世俗化。靈魂本質的改變與去教會的行動力是無法劃上等號的。
<死者>一首音樂喚起妻子遙遠的青春記憶,是一份純粹真摯的生命力,即便那生命已於17歲早逝,再想起,彷彿近在身旁。反觀自身及丈夫,現實如刀,將青春的生命割裂磨損得不堪回首,活得像是沒有生命力的死人。死了竟活著,活在人們的記憶深處,活著竟如死了,反覆虛應的日常,沒有溫度的存在。活著,該如何繼續地活著,也許「死者」是一個叮嚀者,被一段音樂喚醒。
喬伊斯寫作《都柏林人》的方式,用都柏林的天氣、環境、城市氛圍去烘托一種死寂亳無希望的生活,表現都柏林人的精神處境。正如<阿拉伯商展>小說裡男孩說:「空氣陰冷毫無憐憫之情,我的心已經在隱隱擔憂了。」也許,這也是喬伊斯對自己國家之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