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遊「莎士比亞書店」
課程日期112.06.06
講師/記錄:邱瓊慧
這週秋燕歐洲自助行歸隊,神采奕奕。秋燕分享這趟行旅不論是當地風景、生活樣態或是人文建築樣樣都開闊了自己的視野,同時也探索了自己的潛能。從秋燕短短幾分鐘的分享,可以想知這趟旅行一定會在時間之流裡留下深深的記憶,待他日再想起時,那溫度的力量必會再次盈上心間。邀請秋燕能選幾張照片,擇日再分享沉澱後的感動。
接續上週「獨立書店」的話題,美玲敲了一記想像的鐘聲,開啟我們對後疫情時代美食的自助旅行。美玲的獨立書店是美食書店,在後疫情時代裡,透過味覺帶動異國旅行的感知,除了定期邀請名廚教導各國料理之外,更搭配香料歷史及烹煮方式突顯料理的特色,結合科技進入廚房,AI影像教學及錄影錄音等,讓美食透過這間美食書店活絡在後疫情時代的生活裡。我們都隨著美玲的想像走入了未來科技人性化的美食廚房書屋,有趣極了。
這週的獨立書店之旅走得更遠些,一起神遊遠在巴黎的「莎士比亞書店」。
「莎士比亞書店」是雪維兒.畢奇的書店,她出生於1887年,是一位來自美國的書商和圖書管理員。書店從一九一九年開張到一九四一年「二戰」期間被迫關門,這期間莎士比亞書店是英語法語作家的聚集地。
「莎士比亞書店」既是書店,也是圖書館,是自我流放的作家們在巴黎的家,是他們收取信件的穩定的通訊位址,是他們的「左岸銀行」和「郵政總局」。「莎士比亞書店」帶給漂泊異國的創作靈魂安定感,正如英國女作家布萊荷所述:「我們會改變,城市也會變化,但是,在離開這個城市一段時間後再回來,我們總能看到雪維兒在等著我們,懷裡捧滿了新書,在她身邊的角落裡,往往還站著一位我們正想要見到的作家。」
「莎士比亞書店」也是現代主義人文的搖籃。許多20世紀的知名作家都是書店的訪客,畢奇的顧客名單就好比是一部文豪列表:喬伊斯、海明威、紀德、費滋傑羅、龐德,艾略特、蕭伯納……等等。讓「莎士比亞書店」不朽的是在1922年雪維兒·畢奇出版喬伊斯的《尤利西斯》,成就了書店在文學史上的傳奇和不朽。
雪維兒.畢奇可真是喬伊斯的頭號粉絲。她在1956年寫的回憶錄《莎士比亞書店》裡記述了認識喬伊斯以及出版《尤利西斯》的前因後果,她冒着輿論、經濟和經驗等多重風險出版《尤利西斯》,其間遇到手稿抄寫、手稿焚毀、校訂稿作家大量增寫改易、喬伊斯眼疾復發手術、封面希臘藍的製作、錯誤訂正信函的夾貼、書籍輾轉送達訂購人的困難等等,雪維兒.畢奇都一一克服,並將第一本《尤利西斯》的成書付梓在2月2日喬伊斯生日當天送給喬伊斯。這份不可能的任務就是由這位愛書人雪維兒.畢奇完成的。
海明威曾在1964年的回憶錄《流動的盛宴》裡稱許雪維兒.畢奇:「她善良,愉快,非常有趣。她很喜歡開玩笑,也喜歡八卦,在我認識的所有人中,沒有人比她對我更好。」相信這段話同樣也是喬伊斯的心聲。
雪維兒.畢奇的精神是具有感染力的,她也擁有一位粉絲,就是美國前士兵喬治.惠特曼。他在1951年在巴黎左岸開了一間英文書店,起初店名是「Le Mistral」,後來獲得了雪維兒·畢奇的授權,將他開在左岸的英文書店易名為「莎士比亞書店」。喬治.惠特曼仍保有雪維兒.畢奇的人文關懷精神,先後約有4千多位作家、藝術家以書店裡的床舖為暫時的家,他也將自己的獨生女取名為Sylvia Whitman以紀念初創「莎士比亞書店」的Sylvia Beach。2003年開始書店由女兒接棒,而喬治.惠特曼則在2011年12月14日於書店上的公寓長逝,享年98歲。
「莎士比亞書店」被譽為世界最美的書店,是許多影片取鏡之處,這份美是美在一種人文關懷,是歲月更迭依舊令人懷想的美。遙想神遊塞納河左岸的「莎士比亞書店」之餘,相信這份美也注入了愛書人的胸臆。